天安字典

《九月十日即事》

时间: 2025-04-27 08:53:23

诗句

汉江天外东流去,巴塞连山万里秋。

节过重阳人病起,一枝残菊不胜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53:23

原文展示:

汉江天外东流去,巴塞连山万里秋。
节过重阳人病起,一枝残菊不胜愁。

白话文翻译:

汉江在天边向东流去,巴塞山脉在万里秋色中显得苍凉。重阳节刚过,我因病卧床,一枝残菊更添了我的忧愁。

注释:

  • 汉江:指中国的汉江,流域宽广,水流东去。
  • 巴塞:可能指巴山和塞外,形容山脉的壮丽。
  •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节,象征着长寿和敬老。
  • 残菊:指秋天盛开的菊花,残指其凋零,象征着衰败和忧愁。
  • 不胜愁:承受不住愁苦,表达了诗人的悲伤情绪。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常表现出独特的情感与自然的结合,具有一定的哲理思考。
  •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重阳节后,诗人因病感受到时节的变化与生命的脆弱,反映了个人的孤独与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汉江与巴塞山的描绘,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主观情感紧密结合在一起。开头“汉江天外东流去”,展现了自然的壮阔,暗示着时间的无尽流逝。接着“巴塞连山万里秋”,通过描绘秋季的苍凉,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虑。重阳节是一个团圆和庆祝长寿的节日,但诗人在节日过后却因病而感到无奈与失落,这种强烈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厚度。最后一句“一枝残菊不胜愁”,不仅仅是对色彩的描绘,更是对生命的感叹,菊花在秋冬时节虽依然盛开,但已显得残败,象征着诗人对于生命短暂与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忧伤。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极具感染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汉江天外东流去:开篇描绘了汉江的流向,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巴塞连山万里秋:描绘了秋天的山脉,表现出一种苍凉与孤独的美感。
    • 节过重阳人病起:节日的欢乐与个人的病痛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的孤独感。
    • 一枝残菊不胜愁:用残菊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愁苦,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汉江”与“巴塞”作为背景,反映时间与空间的交错。
    • 拟人:通过“残菊”的描绘,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季节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抒发了深沉的孤独与愁苦。

意象分析:

  • 汉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旅程。
  • 巴塞山:代表自然的壮丽与秋天的萧瑟。
  • 重阳节:象征着团圆与长寿,但在此却成了孤独的对比。
  • 残菊: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衰败,传达出深沉的忧愁。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河流是哪个?
      • A. 黄河
      • B. 汉江
      • C. 长江
    2. 重阳节通常是在农历的哪个月份?
      • A. 七月
      • B. 九月
      • C. 十月
    3. 诗中“一枝残菊”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 A. 喜悦
      • B. 忧愁
      • C. 愤怒

答案

  1. B. 汉江
  2. B. 九月
  3. B. 忧愁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秋兴八首》
  • 诗词对比

    • 陈羽的《九月十日即事》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现了个人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感悟,然而后者更强调酒中的豪情,而陈羽则更侧重于对时光流逝与生命脆弱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次天渊韵二首 其二 颂古 观莲所 其二 寿柳文范中书母 赠吾谨五首 其一 杂感四首 其二 率饮亭二十绝 其十三 经月少雨无雷连日方闻之 中元日得雨 至湘洲望南岳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饮马投钱 采字旁的字 呼昼作夜 笔力独扛 清底 毫不讳言 展亲 明行 壁上观 厩闲 頁字旁的字 散开头的成语 包含嗫的词语有哪些 青铜学士 阜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