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同韦中丞花下夜饮赠歌人》

时间: 2025-04-30 21:45:33

诗句

银烛煌煌半醉人,娇歌宛转动朱唇。

繁花落尽春风里,绣被郎官不负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45:33

同韦中丞花下夜饮赠歌人

原文展示:

银烛煌煌半醉人,娇歌宛转动朱唇。
繁花落尽春风里,绣被郎官不负春。

白话文翻译:

明亮的蜡烛光辉闪烁,令人微醉,
婉转的歌声在朱唇间轻轻流淌。
繁花已经在春风中凋零,
而绣着花纹的被子下,郎官却不负这春光。

注释:

  • 银烛:指蜡烛,形容光辉明亮。
  • 煌煌:形容光亮的样子。
  • 娇歌:动听的歌曲。
  • 宛转:形容歌声柔和而富有曲折变化。
  • 朱唇:红色的嘴唇,通常形容女子美丽。
  • 繁花:盛开的花朵。
  • 落尽:凋零、凋谢的意思。
  • 绣被:指绣有花纹的被子。
  • 郎官:指年轻的男子,通常是指爱人或情人。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未涉及特别著名的典故,但反映了唐代诗歌中常见的对春天景象以及饮酒作乐的生活方式的描写。花下夜饮在古代诗词中常象征着一种放纵的美好时光,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羽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其作品多描绘生活中的美好与乐趣,风格清新,善于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人物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春夜,诗人与韦中丞等朋友聚会饮酒,欣赏花下美景时创作的,意在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友谊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春夜饮酒作乐的场景。开头两句“银烛煌煌半醉人,娇歌宛转动朱唇”,描绘了一个温馨且富有诗意的氛围。蜡烛的光辉和歌声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情绪。接下来的句子“繁花落尽春风里”,则引入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美好时光的易逝。最后一句“绣被郎官不负春”,则是对春天的另一种理解,强调对生活的珍惜。整首诗在描写中融合了欢愉与惆怅,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流逝时光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银烛煌煌半醉人:描绘烛光闪烁之美,营造出一种微醉的氛围。
    2. 娇歌宛转动朱唇:歌声柔美,朱唇轻动,生动展现出女子的风情。
    3. 繁花落尽春风里:春天的繁华已然消逝,体现时间的流动。
    4. 绣被郎官不负春:虽春花已落,但内心对生活的热爱依然存在。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蜡烛的光辉比作醉人的情景。
    • 拟人:将春风与花朵赋予情感,表现春天的无情。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相似,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爱情及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 银烛:象征温暖与浪漫。
  • 娇歌:代表青春与美好。
  • 繁花:象征着生命的繁盛与短暂。
  • 绣被:暗示情感的温存与保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娇歌”指的是什么? A. 美食
    B. 动听的歌曲
    C. 友谊

  2. “银烛煌煌半醉人”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景? A. 寂静的夜晚
    B. 热闹的酒宴
    C. 伤感的离别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B. 对战争的愤怒
    C.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 李白
  • 《春夜喜雨》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饮酒的情景,但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对月亮的感慨;而陈羽的这首诗则更侧重于人际间的欢愉与珍惜的情感。两者在主题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赏析》

相关查询

夕次蒲类津 / 晚泊蒲类 咏镜 从军行 咏鹅 送从叔重赴海南从事 送国子韦丞 送齐明府赴东阳 送王府张参军附学及第东归 扈从郊庙因呈两省诸公 别甑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石二鸟 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坏劫 髈娱 戏蝶游蜂 业业兢兢 缇幢 包含阖的词语有哪些 龙荒朔漠 血字旁的字 研究 尣字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美差 声音笑貌 虫字旁的字 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