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大能仁寺》

时间: 2025-07-12 20:25:27

诗句

规模应甲刹,殿阁拥金仙。

岁歉炊烟绝,城低野色连。

客僧皆散去,主者独安眠。

成毁难逃数,山门八百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0:25:27

原文展示

大能仁寺
作者:刘学箕 〔宋代〕

规模应甲刹,殿阁拥金仙。
岁歉炊烟绝,城低野色连。
客僧皆散去,主者独安眠。
成毁难逃数,山门八百年。


白话文翻译

这座寺庙的规模应当是个大刹,殿阁高耸,仿佛拥抱着金色的仙人。
今年的歉收使得炊烟不再升起,城市的低矮与田野的颜色连成一片。
来访的僧侣们都已散去,寺中主僧独自安然入眠。
成败与毁灭是难以逃避的命运,这座山门已屹立了八百年。


注释

字词注释

  • 甲刹:大型寺庙,形容寺庙的规模很大。
  • 金仙:指佛教中的神仙,寓意高贵与超凡。
  • 岁歉:指农作物歉收的年份。
  • 炊烟:煮饭时升起的烟雾,象征生活气息。
  • 主者:指寺中的主要僧侣。
  • 成毁:成就与毁灭。
  • :命数,指命运。
  • 山门:寺庙的门,象征着寺庙的历史与文化。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象和僧侣的生活,反映了佛教文化中的因果法则和人对命运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学箕,宋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常常带有哲理思考,反映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一个歉收的年代写就,诗人通过描写寺庙的宁静与世俗的动荡,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佛教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大能仁寺》是一首反映佛教思想的诗作,透过对寺庙景色和僧侣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首联“规模应甲刹,殿阁拥金仙”用雄伟的描写开篇,展示了寺庙的壮丽,仿佛金色仙人栖息于此,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接下来的“岁歉炊烟绝,城低野色连”则转向世俗的苦难,描绘了一个因歉收而显得萧条的景象,炊烟消失,城市和田野的颜色交融,暗示着生活的困境与无奈。

“客僧皆散去,主者独安眠”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安宁,尽管外界动荡不安,主僧却可以安然入睡,体现了佛教中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最后两句“成毁难逃数,山门八百年”则将主题上升到哲理的高度,成败与毁灭是生命的必然,山门屹立了八百年,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佛教文化的持久。整首诗既有宏观的历史视野,又有对个体命运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邃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规模应甲刹:描述寺庙的宏伟,给人以震撼的视觉感受。
  2. 殿阁拥金仙:增添了神秘的宗教色彩,暗示寺庙的崇高地位。
  3. 岁歉炊烟绝:转折至现实生活的困苦,反映了农民的艰辛。
  4. 城低野色连:描绘了城市与田野的统一与融洽,却又带有凄凉感。
  5. 客僧皆散去:描写僧侣们的离去,暗示了世事无常。
  6. 主者独安眠:表现出主僧的内心宁静,体现了佛教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7. 成毁难逃数:哲理性的总结,成败是命中注定的。
  8. 山门八百年:象征着历史的悠久,反映了信仰的持久性。

修辞手法

  • 对仗:首联和次联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通过“山门”隐喻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坚韧。
  • 象征:炊烟、僧侣入睡等意象象征着生活的苦与乐。

主题思想: 整首诗深刻探讨了人类对命运的认识与接受,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无论外界的变化如何,内心的宁静与对人生的思索才是最重要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甲刹:象征佛教的宏伟与崇高。
  • 金仙:代表着纯洁与神圣,体现了信仰的力量。
  • 炊烟:象征生活的气息,反映了世俗的困扰。
  • :城市与乡村的对比,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状态。
  • 山门:象征着历史的悠久与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规模应甲刹”中的“甲”字最接近的意思是什么?

    • A. 第一
    • B. 大型
    • C. 古老
    • D. 繁华
  2. 诗中提到的“岁歉”最直接的意思是?

    • A. 丰收
    • B. 失败
    • C. 欠缺
    • D. 贫困
  3. 诗中“客僧皆散去”表达的情感是?

    • A. 欢喜
    • B. 离别的伤感
    • C. 安静的宁和
    • D. 忧愁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与人心的关系,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登高》:探讨人生的苦与乐,反映了对历史的感慨。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尽管主题不同,但都表现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古代诗人对时光流逝与命运无常的共同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唐宋诗人传》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古代诗词的背景与风格特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早行 晚晴 过吕子羽上舍乐潜山庄 校士宁都 春日就亭即景 和太师平章贾魏公咸淳庚午冬大雪遗安抚潜侍 中秋黄池舟中独酌五首 游下竺飞来峰和存了侄韵 中秋黄池舟中独酌五首 下沱张西叔牡丹号奇品以诗寄花因用韵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門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包含砂的词语有哪些 三蛇七鼠 太霞新奏 扑赤 车字旁的字 穿花纳锦 毛字旁的字 带路 纵马横刀 烧香礼拜 包含靥的词语有哪些 前古未闻 沙戏 枝辞蔓语 包含己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