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4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40:14
满天寒雁语空冥,
唤起征人梦半醒。
城上柝声催落月,
村边灯火乱残星。
相羊歧路风怜目,
历鹿单单影答形。
今夕又从何处宿,
出门先问几邮亭。
整片天空中寒雁的鸣叫在空中回荡,唤醒了征人的梦境,让他半醒。城头的更鼓声催促着月亮的落下,村边的灯火在残星的映照下显得杂乱。相遇在羊肠小道的风轻轻抚弄着他的眼睛,行走在孤独的鹿影中回应着他的身影。今夜又该从哪里去投宿呢,出门时先问问有哪些邮政亭。
作者介绍:黄玉衡,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展现出对社会和人情的深刻观察,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秋冬之际,诗人可能经历了长途跋涉,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早行》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黎明时分出行的情景和内心的感受。首联“满天寒雁语空冥”,以寒雁鸣叫开始,既是自然的描写,也暗含征人心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接下来的“唤起征人梦半醒”,则直接表现出诗人对过往梦境的追忆与对现实的迷惘。
诗的中间段落通过“城上柝声催落月,村边灯火乱残星”,以城头的鼓声与村庄的灯火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着时间的无情流逝,后者则象征着温暖的归宿感,但在这凄冷清寂的背景下,灯火显得格外微弱,显露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孤独。
最后两句“今夕又从何处宿,出门先问几邮亭”,表达了诗人在无尽旅途中的迷茫与无助,寻找栖息之地的迫切心情。整首诗在意境上渗透着对离别、孤独与归宿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孤独、思乡与归属感展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深刻传达了出行者在旅途中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迷茫。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寒雁”象征什么?
A. 友情
B. 思乡与孤独
C. 战争
“今夕又从何处宿”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A. 快乐
B. 迷茫与无奈
C. 满足
“城上柝声催落月”中“柝声”指的是什么?
A. 风声
B. 鼓声
C. 雨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