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3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35:44
原文展示:
病中即事十五首 赵蕃 〔宋代〕
端居念朋友,多病懒书题。 怀旧频搔首,看云独杖藜。 鱼沉秋水阔,鸿远暮天低。 直恐乖离久,相逢老少迷。
白话文翻译:
我静居时思念朋友,因多病而懒于书写。 怀念旧友时常搔首,独自看云拄着拐杖。 鱼儿沉入秋水广阔,鸿雁远飞暮天低垂。 只怕分离太久,再相见时老少难辨。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作于病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久别重逢的忧虑。
创作背景: 赵蕃在病中感到孤独,思念远方的朋友,同时担心长时间的分离会导致重逢时的陌生感。这首诗反映了他在病中的心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病中的孤独和对朋友的思念为主题,通过“端居”、“多病”、“懒书题”等词语,描绘了作者病中的生活状态。诗中“怀旧频搔首,看云独杖藜”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旧友的怀念,也展现了他在病中的孤独和无奈。后两句“鱼沉秋水阔,鸿远暮天低”,运用了鱼沉鸿远的意象,比喻音信不通和远方的距离,加深了诗中的离愁别绪。最后一句“直恐乖离久,相逢老少迷”,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久别重逢的忧虑,担心时间的流逝会让彼此变得陌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病中的孤独和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久别重逢的忧虑。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鱼沉秋水阔”比喻的是什么? A. 音信不通 B. 秋水广阔 C. 鱼儿游动 D. 秋天的美景 答案:A
诗中“鸿远暮天低”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虑 C. 平静 D. 惊讶 答案:B
诗的最后一句“直恐乖离久,相逢老少迷”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担忧? A. 时间流逝 B. 朋友变心 C. 自己生病 D. 无法相见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