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代书寄友人》

时间: 2025-07-12 16:54:03

诗句

当年有志高天下,尝读前书笑谢安。

岂谓此身甘老朽,尚无闲地可盘桓。

棋逢敌手才堪着,琴少知音不愿弹。

非止不才能退默,古贤长恨得时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6:54:03

原文展示:

代书寄友人 邵雍 〔宋代〕

当年有志高天下,尝读前书笑谢安。 岂谓此身甘老朽,尚无闲地可盘桓。 棋逢敌手才堪着,琴少知音不愿弹。 非止不才能退默,古贤长恨得时难。

白话文翻译:

当年我胸怀大志,想要在天下有所作为,曾经阅读古书时嘲笑过谢安的安逸。 哪里想到自己会甘心老去,现在连一个可以闲逛的地方都没有。 下棋时遇到强劲的对手才觉得有趣,弹琴时如果没有知音就不愿意弹奏。 不仅仅是因为没有才能而选择沉默,古代的贤人也常常感叹时机难得。

注释:

  • 谢安:东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以隐居不仕、淡泊名利著称。
  • 盘桓:徘徊,逗留。
  • 棋逢敌手:比喻遇到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对手。
  • 知音:指理解自己音乐或思想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这首诗是邵雍晚年之作,表达了他对时世变迁和个人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邵雍在晚年时,感叹自己虽有志向,但时运不济,无法实现抱负,同时对友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时世变迁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首两句回忆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与谢安的安逸生活形成对比。中间两句描绘了诗人晚年的孤独和无奈,棋逢敌手、琴少知音,都反映了诗人对知音和对手的渴望。最后两句则是对古贤人的共鸣,表达了时机难得的普遍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当年有志高天下,尝读前书笑谢安。” —— 诗人回忆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对谢安的安逸生活表示不屑。
  2. “岂谓此身甘老朽,尚无闲地可盘桓。” —— 诗人感叹自己并未甘心老去,但现实却连个可以闲逛的地方都没有。
  3. “棋逢敌手才堪着,琴少知音不愿弹。” —— 诗人表达了对对手和知音的渴望,只有在遇到强劲对手时才觉得下棋有趣,没有知音则不愿弹琴。
  4. “非止不才能退默,古贤长恨得时难。” —— 诗人指出不仅仅是才能不足,古贤人也常常感叹时机难得。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年轻时的志向和晚年的境遇,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 比喻:“棋逢敌手”和“琴少知音”都是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对手和知音的渴望。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时世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知音和对手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意象分析:

  • 棋逢敌手:象征着遇到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对手,反映了诗人对挑战的渴望。
  • 琴少知音:象征着缺乏理解自己的人,反映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谢安”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东晋政治家 B. 唐朝诗人 C. 宋代理学家 D. 明朝画家

  2. 诗中的“棋逢敌手”比喻什么? A. 遇到强劲的对手 B. 棋艺高超 C. 下棋的乐趣 D. 棋局的复杂

  3. 诗中的“琴少知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音乐的热爱 B. 对知音的渴望 C. 对弹琴的厌倦 D. 对琴艺的自信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关注。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登高》对比: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邵雍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邵雍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登谢客岩 灯市感旧 丹阳泉 答周以农 答郑即翁 答唐玉潜 答陈植父 答柴主簿二首 次韵谢诸公见寿 次韵山中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东濒 侠女 父字头的字 干巴利脆 不胜其苦 黹字旁的字 啬气 马字旁的字 卜昼卜夜 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鱼字旁的字 看朱成碧 堪以告慰 球冠 娭光 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