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秋望吟》

时间: 2025-07-12 01:09:23

诗句

草色连云色,山光接水光。

危楼一百尺,旅雁两三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1:09:23

原文展示: 秋望吟 草色连云色,山光接水光。 危楼一百尺,旅雁两三行。

白话文翻译: 草地的绿色与云彩的颜色相连,山的光辉与水的光辉相接。 高楼有一百尺高,旅行的雁群排成两三行飞过。

注释:

  • 危楼:高楼。
  • 旅雁:迁徙的雁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表现自然景色和哲理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这首《秋望吟》描绘了秋日远望的景色,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邵雍晚年,当时他隐居山林,远离尘嚣,通过观察自然景色来寻求心灵的宁静和哲理的启示。

诗歌鉴赏: 这首《秋望吟》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日远望的景色,通过“草色连云色,山光接水光”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高楼与旅雁的意象,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隐喻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体现了邵雍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草色连云色”:通过色彩的连贯,描绘了草地与云彩的和谐相融,展现了自然界的广阔与美丽。
  • “山光接水光”:山的光辉与水的光辉相接,形成了光影的交错,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
  • “危楼一百尺”:高楼的形象,不仅体现了建筑的雄伟,也象征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 “旅雁两三行”:旅雁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草色连云色”和“山光接水光”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和谐。
  • 对仗:诗中“草色连云色,山光接水光”和“危楼一百尺,旅雁两三行”形成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远望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的自然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也隐喻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和对自由的渴望。

意象分析:

  • 草色、云色:描绘了自然界的广阔与美丽。
  • 山光、水光:形成了光影的交错,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
  • 危楼:象征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 旅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危楼”指的是什么? A. 高楼 B. 危险的楼 C. 古老的楼 D. 破旧的楼
  2. 诗中的“旅雁”象征了什么? A. 自由 B. 孤独 C. 迁徙 D. 远方
  3. 诗中哪一句通过色彩的连贯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A. 草色连云色 B. 山光接水光 C. 危楼一百尺 D. 旅雁两三行

答案:

  1. A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日山居的景色,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美丽。
  • 杜甫的《登高》:通过登高望远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邵雍的《秋望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秋日的自然景色,但邵雍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哲理思考,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表现自然界的宁静与美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邵雍诗集》:收录了邵雍的全部诗作,是研究邵雍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古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烛影摇红 偕实庵憩梅卿画兰室,灯下赋菊 烛影摇红 寓园海棠,一株亭亭,独上出楼甍丈许。今年作花最繁,一夕为风雨所损,词以惜之 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 乙丑元日和闰枝 烛影摇红 月夜泛舟里湖,遍串六桥并丁家山而归,山椒一园,歌鼓彻曙 烛影摇红 上巳同半塘、南禅登江亭 烛影摇红 方密之索赋催妆即用其韵 烛影摇红 其二 题女士张采于衡栖集和来韵 烛影摇红 翠笔山 烛影摇红 其二 歌席志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琴棋书画 寸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东王 巳字旁的字 有耻且格 近水楼台 言谈举止 衰索 射影含沙 露红烟绿 得于心应于手 跨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