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0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0:03
作者:李恰 〔清代〕
蠡道千盘,孤亭在江心矗峙。寥天阔四围云水。林翠静从栏槛落,幽峦峭共楼台倚。数归帆无数夕阳明,微风起。襟袖润,空漾里。歌啸发,樽晷底。剔苍苔遗碣,手扪残字。宝墨苍凉罍旧渺,白波浩荡浮生寄。访灵踪吾欲结茅庵,从兹始。
在蜿蜒的河道上,孤独的亭子矗立在江心。天宽地阔,四周环绕着云水。翠绿的林木从栏杆上静静垂落,幽峭的山峰与楼台依偎。数不清的归帆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明亮,微风轻轻拂起。衣襟湿润,在空荡荡的水面上荡漾。歌声在酒杯下回荡,时光在酒樽边流逝。剔除苍苔,抚摸遗留下的石碑,触摸那些残留的字迹。宝墨的苍凉与渺小的酒罍,白浪滔滔中寄托了我的浮生。向往灵魂的踪迹,我想在这里建个茅庵,从今往后开始。
作者介绍: 李恰,清代人,擅长诗词,风格多样,常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题材。他的作品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感悟,尤其是在描绘山水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恰登上双清亭时,正值午后,阳光明媚。他在此地进行创作,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个人的孤独,借景抒怀,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满江红》在形式上采用了词的结构,以抒情的方式表达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诗中的描绘细腻而生动,从“孤亭在江心矗峙”到“白波浩荡浮生寄”,每一句都渗透着诗人对环境的敏锐观察和深厚情感。诗人在描绘江水与亭子的同时,也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尤其在“剔苍苔遗碣”一节,诗人通过对历史的追溯,反思个人的存在,给人以深思。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归帆”、“夕阳”、“微风”等,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喻了人生的旅程与流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在景与情的交融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理想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对个人存在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比较,李恰的《满江红》更注重展现个人对环境的感受与哲思,而陶渊明则更强调理想中的世外桃源与对自然的向往。两者都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表现方式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