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2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3:20:46
乍雨还晴,怨怨怨天无分别。
更那堪淮流泾水,共人悲咽。
佳节每从愁里过,清光又向云中没。
怪啼痕,欲续调难成,柔肠绝。
花弄影,红残缬。
冰荷覆,瑶琴歇。
问梁间燕子,共谁凄切。
举目关河空拭泪,伤心杯酒空邀月。
叹人生,如梦许多般,皆虚掷。
刚下过雨又放晴,心中怨恨,这天怎么没有分辨。
更何况淮水流泪,和人一起悲伤哽咽。
佳节总是愁中度过,清光又向云中消逝。
怨恨啼痕,想续的调子却难以成就,柔肠已断。
花影摇曳,红色的残花。
冰冷的荷叶覆盖,瑶琴也停止了声音。
问那梁间的燕子,和谁一起凄凉切切。
举目望着关河,眼泪空自拭去,伤心的酒杯也空邀月。
叹人生,如梦一样许多,皆是虚掷。
作者介绍
朱中楣,清代诗人,以精致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作多以抒情见长,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丁酉年仲夏,诗人通过对陈素庵夫人诗作的感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挣扎。
整首诗充满了感伤与细腻的情感,朱中楣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开头的“乍雨还晴”意在突出天气的变化,正如人生的无常,接下来的“怨怨怨天无分别”则传达了对命运的不满与无奈。
“佳节每从愁里过”,佳节本应是欢乐的时刻,却因心中愁苦而失去色彩,清光“又向云中没”,则是对美好时光的感慨与追忆。后面的“怪啼痕,欲续调难成,柔肠绝”更是将内心的痛苦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抒发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当前境遇的无奈。
“问梁间燕子,共谁凄切”,燕子作为春天的象征,此时却显得孤独无依,表明了诗人对生命孤独感的深刻理解。而最后一节的“叹人生,如梦许多般,皆虚掷”,则是对人生的哲学思考,感慨一生的虚无与短暂,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以及对美好事物失去后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佳节”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乍雨还晴”中的“乍雨”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朱中楣的这首《满江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比较,前者更强调人生的无常与孤独,后者则侧重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