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1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14:47
满江红 坐雨
作者: 汪石青 〔近代〕
六曲屏山,遮不住清寒一线。镇日走斜风细雨,春魂醉软。薄雾界开杨柳黛,湿云笼瘦桃花面。只声声啼鸟尚多情,提壶劝。花须露,深深见。墙衣翠,沉沉现。对桐阴小径,湘帘半卷。烟里踏枝归鹊重,香中唤梦流莺远。恁清砧短笛送黄昏,何清怨。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雨中的春天景象。六曲屏山遮住了清冷的天空,细雨伴随斜风整日飘洒,春天的气息让人陶醉。薄雾中,杨柳的青色与湿云笼罩的桃花交织在一起,唯有啼鸟在此时显得格外多情,仿佛在劝说人们喝酒。花儿需要露水,才能显得更加鲜艳。墙上的绿意沉沉浮现,映衬着小径的桐阴,湘帘微卷。烟雾中,踏着枝头归来的喜鹊,香气中唤醒了流莺的梦。清脆的短笛声送走了黄昏,不禁让人感到一丝怨愤。
作者介绍:汪石青,近代著名诗人,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及人情世态,风格细腻、情感真挚。他的诗作常蕴含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多雨之时,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思索,透过自然景色传达内心的情感。
这首《满江红 坐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中的自然景象,透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绪。词中以“六曲屏山”开篇,展现出一种幽静的环境,紧接着通过细雨与斜风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寒的氛围,给人以深刻的沉浸感。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时而流露出对春天的醉心,时而又夹杂着对生活的感慨,尤其是“只声声啼鸟尚多情”,让人感受到即使在雨中,生命依旧充满生机与情感。最后一句“何清怨”则以清脆的短笛声为结尾,留下了意犹未尽的余韵,仿佛在诉说着对黄昏的感叹与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六曲屏山”主要表现了什么样的环境?
诗中“只声声啼鸟尚多情”意在表达什么?
结尾“何清怨”是对什么的感慨?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