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1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19:21
满江红 其三 金山
作者: 吴绮 〔清代〕
一点青青,是娲后补残余石。
向此处洪流独砥,巍然千尺。
纵步欲凌鹰隼背,蟠根直下蛟龙宅。
问当年留带旧风流,空陈迹。
山两岸,分南北。
水一派,流今昔。
把天风海月,尽教收拾。
孤磬声摇残照紫,
乱帆影挂秋云碧。
上危楼极目送归鸿,
吹横笛。
这一点青青的石头,是女娲用来补天的残余。
在这里,滔滔洪流将其独自矗立,巍峨高耸。
纵然步履欲轻盈地凌驾于鹰隼之上,
其根却深深扎根在蛟龙的栖息地。
问起往年留下的风流韵事,
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痕迹。
山的两岸,分为南北,
水流一派,贯穿着古今。
把天上的风和海上的月亮,
都聚集到一起。
孤独的磬声摇曳着残照的紫色光辉,
纷乱的帆影挂在秋天的云朵上。
登上危楼,极目远望送走归鸿,
轻声吹奏着横笛。
作者介绍:吴绮,生活于清代,是一位较为著名的女诗人。她的诗风多表现出细腻的情感与细致的自然描写,常常结合个人的感受与历史的回顾。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反映了吴绮对自然景观的感悟和对历史的思考。诗中展现了金山的雄伟与历史的沧桑,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
吴绮的《满江红 其三 金山》是一首情感深邃且意象丰富的诗作。全诗开篇以“娲后补残余石”引入,让人感受到一种神秘的历史感。女娲补天的传说为诗增添了一层文化厚度,石头的坚韧与洪流的冲击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渺小。
接着,诗人通过“纵步欲凌鹰隼背,蟠根直下蛟龙宅”描绘了金山的巍峨与深厚,表达了对这座山的崇敬之情。此处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历史的反思,“问当年留带旧风流,空陈迹”,在回忆中隐含着对过往的惋惜。
最后,“孤磬声摇残照紫,乱帆影挂秋云碧”则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情感的流转。整首诗在雄浑与细腻之间游走,展现了吴绮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视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人事无常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哲理性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娲后补残余石”中的“娲后”指的是哪个神话角色?
诗中描绘的金山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孤磬声”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