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1:49:55
原文展示:
句
徐铉 〔唐代〕
一夜黄星照官渡,本初何面见田丰。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一夜之间,黄星照耀着官渡,袁绍(本初)有何颜面去见田丰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黄星:古代星象学中的星宿,此处可能指某种吉兆或不祥之兆。
- 官渡:地名,位于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三国时期著名的官渡之战发生地。
- 本初:袁绍的字,袁绍是东汉末年的军阀,官渡之战的主角之一。
- 田丰:袁绍的谋士,因多次劝谏袁绍不被采纳,后被袁绍所杀。
典故解析:
- 官渡之战: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进行的一场决定性战役,曹操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 田丰之死:田丰因忠言逆耳,被袁绍所杀,后袁绍兵败,有人认为如果听从田丰的建议,结果可能不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字鼎臣,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其诗文清丽,有《徐公文集》传世。此诗可能是在评论历史事件,表达对袁绍不听忠言的遗憾。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作者在阅读历史或听闻官渡之战的故事后,有感而发,借古讽今,表达对领导者应听忠言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历史事件中的教训。"一夜黄星照官渡",黄星的出现可能被古人视为天象的预示,这里或许暗示了官渡之战的突然性和重要性。"本初何面见田丰",则直接指向了袁绍的失败和田丰的悲剧,表达了作者对袁绍不听忠言、自食恶果的批判。整首诗虽短,却蕴含了深刻的历史反思和道德警示,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现实的深刻关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夜黄星照官渡":黄星的出现,可能是作者用来象征官渡之战的突然性和重要性,也可能是在暗示某种天命或不祥之兆。
- "本初何面见田丰":袁绍(本初)在官渡之战失败后,有何颜面去见田丰,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袁绍不听忠言、自食恶果的批判。
修辞手法:
- 象征:黄星作为象征,可能代表了某种天命或不祥之兆。
- 反问:"本初何面见田丰",通过反问加强了批判的力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批判领导者不听忠言,导致失败和悲剧,同时警示后人应听取忠言,避免重蹈覆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星:可能代表了天命或不祥之兆,象征着官渡之战的突然性和重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本初”指的是谁?
A. 曹操
B. 袁绍
C. 刘备
D. 孙权
- “官渡”是哪场著名战役的发生地?
A. 赤壁之战
B. 官渡之战
C. 长坂坡之战
D. 夷陵之战
- 诗中的“田丰”是谁?
A. 袁绍的谋士
B. 曹操的谋士
C. 刘备的谋士
D. 孙权的谋士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怀古》苏轼:通过赤壁之战,反思历史和人生。
- 《过零丁洋》文天祥: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忠臣的赞颂。
诗词对比:
- 《赤壁怀古》与《句》:两者都通过历史战役来反思领导者的决策和忠臣的价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三国志》陈寿:详细记载了官渡之战等历史事件。
- 《资治通鉴》司马光:提供了更广泛的历史背景和事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