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4:3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4:36:27
《雁》 李峤 〔唐代〕
春晖满朔方,归雁发衡阳。
望月惊弦影,排云结阵行。
往还倦南北,朝夕苦风霜。
寄语能鸣侣,相随入帝乡。
全诗翻译:
春天的阳光洒满了北方,归来的大雁从衡阳出发。
仰望明月,看到它的影子在弦乐上轻轻晃动,雁阵排云而行。
它们往返于南北,疲惫不堪,朝夕忍受着风霜的折磨。
我想对能鸣叫的伴侣寄予一言,希望它们能陪我一起进入天帝的故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帝乡”常用来指代一个理想的地方,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故乡或理想境界的渴望。
作者介绍:
李峤,字季长,唐代诗人,曾任官职,因其文学才华而受到重视。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繁荣之际,诗人借大雁的归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雁》通过描绘春天归来的大雁,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理想的向往。诗的开头用“春晖满朔方”引入,展现了春天的温暖和生机,给人以希望的感觉。而“归雁发衡阳”则迅速将视线聚焦到大雁身上,象征着归属与离别。通过“望月惊弦影”,在意象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带有些许忧伤的氛围。
接下来的“往还倦南北,朝夕苦风霜”则通过对比的手法,刻画出大雁在南北迁徙中的疲惫与艰辛,反映出生命的无奈与奋斗。最后两句“寄语能鸣侣,相随入帝乡”,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希望与伴侣共同追寻理想的生活,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具有深远的哲理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大雁的迁徙,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大雁从何而来?”
A. 从北方
B. 从衡阳
C. 从南方
诗中“朝夕苦风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渴望
诗中的“帝乡”指代什么?
A. 诗人的家乡
B. 理想的境界
C. 远方的国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