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筼筜谷》

时间: 2025-05-18 22:03:41

诗句

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

盈谷万万竿,何曾一竿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22:03:41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筼筜谷

作者: 苏辙 〔宋代〕

原文展示:

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盈谷万万竿,何曾一竿曲。

白话文翻译:

谁说使君生活贫困?他已经用谷子来衡量竹子。竹子满谷万万竿,哪里有一根是弯曲的呢?

注释:

  • 使君:古代官员的称呼,这里指的是一位高官。
  • :指谷物,这里用作衡量的单位。
  • 量竹:用谷子来衡量竹子的直立程度。
  • 盈谷:指谷中满是竹子。
  • 竿:竹子,通常指竹竿。
  • :弯曲,指竹子的形状。

典故解析:

“使君贫”可以理解为对官员生活的误解,常常有将官员生活奢华与贫困相对比的情况。这里的“谷量竹”是用谷子来比喻竹子的正直与丰盈,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强调竹子的正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翁,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的诗文风格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苏辙在官场上经历坎坷,但其文学成就不可小觑。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苏辙与友人游览洋州园亭时,旨在表达他对竹子的喜爱及对生活贫富的看法,借竹子象征高洁的品格与坚韧的精神。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两句话,展现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以“谁言使君贫”开篇,带有反问的语气,直指外界对官员生活的误解。紧接着“已用谷量竹”,则是用比喻的手法展示使君(即诗人自身)内心的丰盈与高洁。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正直、坚韧,诗人在这里用“盈谷万万竿”来形容竹子的繁茂,暗示着虽然物质上可能显得贫乏,但内心却是丰盛的。最后一句“何曾一竿曲”,意在强调竹子的笔直与纯粹,象征着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与对理想的追求。整体而言,诗作通过对竹子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价值观的深刻理解,具有很强的哲理性与艺术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谁言使君贫”:表达对贫困生活的质疑,暗示外界对自己的误解。
    • “已用谷量竹”:用谷子比喻竹子,说明自己虽然物质上不富裕,但内心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
    • “盈谷万万竿”:描绘竹子生长茂盛的场景,象征着内心的充实。
    • “何曾一竿曲”:强调竹子的正直,表明诗人对于生活理想的坚持与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谷子量竹,形象化地比喻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 反问:通过反问加强语气,表现诗人在意外界误解的情感。
    • 对偶:前后两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一种超脱于物质生活的高洁理想,强调内心的丰盈与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 竹子:象征着高洁的品格与坚韧的精神,代表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 :寓意物质生活,反映出诗人对物质与精神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使君”指的是谁? A. 农民
    B. 官员
    C. 学者
    D. 商人

  2. 诗中用什么来衡量竹子? A. 米
    B. 水
    C. 谷
    D. 木

  3. 诗的主要意象象征是什么? A. 财富
    B. 正直与坚韧
    C. 贫穷
    D. 快乐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竹里馆》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苏辙的《筼筜谷》与王维的《竹里馆》都有竹子作为重要意象,两者都强调竹子的高洁,但苏辙更侧重于内心的丰盈,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环境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苏辙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圣朝 贺圣朝 贺圣朝 马公振见访,以词留别,喜而和之 贺圣朝 秧歌 贺圣朝 贺圣朝 锁试府学夜坐作 贺圣朝 真珠帘(寿元春兄八十策) 真珠帘·有赠 真珠帘·有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先计后战 书首 牛字旁的字 身名两泰 踞住 飘飘零零 校士 甘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鸱鸦嗜鼠 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虚愿 瞬息之间 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士字旁的字 包含醪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飞字旁的字 包含拊的成语 衰当益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