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3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1:02
毋忽咫尺水,中恐有伏龙。
毋忽寻丈山,中恐有毒蟲。
是以古君子,不敢欺盲聋。
审密言语间,戒谨闇室中。
几微怠所防,敌国起奴重。
事固不可忽,理亦不可穷。
周室八百年,成于垂钓翁。
不要忽视身边的小水流,可能会藏有伏藏的龙;
不要轻视高大的山脉,可能会潜藏有毒虫。
因此古代的君子,不敢去欺骗盲人和聋人。
在言语之间要谨慎细致,在黑暗的房间中要小心谨慎。
一旦微小的怠慢被疏忽,敌国就可能兴起重大的威胁。
事情本就不可轻视,理智也不可穷尽。
周朝的兴盛延续了八百年,正是源于那位垂钓的老人。
周端臣,宋代诗人,生平不详,注重道德、理智和古典文化的传承。他的作品往往蕴含深厚的历史感和哲理性。
《毋忽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政治、伦理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古代君子的描绘,强调了对潜在危险的警惕和对道德理想的执着追求。
《毋忽诗》是一首具有强烈警示性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渗透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全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隐喻出人世间的复杂与危险。首联以“咫尺水”与“伏龙”对比,生动地提醒人们身边的危险常常不被注意;接着“丈山”与“毒虫”的比喻进一步深化了警示的意味,意味着即便是高大、坚固的存在,也可能隐藏着致命的威胁。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古代君子的智慧,指出了道德与真理的重要性,强调了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警觉与谨慎的必要性。最后以“周室八百年”作为结尾,指出长期的稳定与繁荣来源于对细节的重视与对潜在威胁的防范。整首诗言简意赅,警言如铮,为读者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启迪。
整首诗强调了谨慎与警觉的重要性,警示人们在生活中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对潜在的危险保持高度的警惕。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智者品德和智慧的赞美,启示后人要尊重历史和道德。
诗中提到的“咫尺水”象征什么?
诗人提到的“盲聋”主要是指什么?
“几微怠所防”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与《登高》相比,《毋忽诗》更注重对潜在危险的警示;而《静夜思》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两者都是在不同层面上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