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1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10:11
何处少人事,西山旧草堂。
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
浚岭有朝雨,北窗生夜凉。
从劳问归路,峰叠绕家乡。
在哪里人迹稀少呢?那就是西山的旧草堂。
在秋日的下午,晒着书,洗药的时候,石泉的香气扑鼻而来。
山岭上有晨雨,北窗下夜晚的凉意袭来。
我劳累地问归路,山峰层叠,环绕着我的家乡。
作者介绍:
许浑(约790年-约854年),字子云,号逸少,唐代诗人,生于河南,早年游历各地,后隐居于西山。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田园景色和隐逸生活。
创作背景:
《西山草堂》创作于唐代,作者身处一个动荡却文化高度发展的时代,个人的隐逸生活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诗中描绘的草堂生活,体现了作者对宁静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西山草堂》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回避。开篇“何处少人事,西山旧草堂”直接表达了诗人选择隐居的理由,西山草堂成为他理想生活的象征。诗中“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描绘了一个悠闲自得的生活场景,诗人在秋日的温暖阳光下,享受着书香与泉水的清新,这不仅体现出田园生活的闲适,也反映了他对知识和自然的追求。
接下来的“浚岭有朝雨,北窗生夜凉”,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宁静与清新,尤其是“北窗生夜凉”,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清新,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最后两句“从劳问归路,峰叠绕家乡”则引入了对故乡的思念,诗人虽然隐居在西山,但心中对家乡的牵挂始终存在,山峰的重叠象征着归属感和对自然的依恋。整首诗以简单的笔触勾勒出一个理想的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知识和家乡的热爱,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人们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知识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题:
诗中“何处少人事”是指什么?
“晒书秋日晚”表现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诗中的“峰叠绕家乡”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