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8:40
赠吴人陈敬仲 其二
秣陵黛色接天浮,忆昔轻狂作冶游。
西曲名倡人窈窕,南朝公子态风流。
歌终绿帻楼头见,舞罢金丸袖口收。
二十余年成往事,秋槐落叶不胜愁。
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秣陵(今南京),景色如黛色的山水相连,勾起了我昔日轻狂的游乐时光。西曲的名妓姿态婀娜,南朝的公子风流倜傥。歌声结束,绿头巾在楼头显现,舞蹈结束,金色的袖口收起。二十多年过去,往事已成回忆,秋天的槐树落叶,让我倍感愁苦。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25-约1700),清代诗人,以才情横溢和词风清丽著称,作品多描写江南风光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往日生活的怀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描绘的景象和人物,表现了士人对繁华生活的追忆与对失去青春的惆怅。
这首诗通过优雅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往昔繁华生活的回忆。开篇通过“秣陵黛色接天浮”描绘了诗人心中美丽的故乡画面,接着回忆起年轻时的轻狂与欢娱,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伤感的情绪。诗中提到的“西曲名倡”和“南朝公子”,不仅是对当时社会风貌的写照,更是对风华绝代的人的追忆,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过往时光的惋惜。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歌终绿帻楼头见,舞罢金丸袖口收”的细节,生动地描绘了歌舞场景的结束,象征着青春的逝去与生命的无常。最后一句“二十余年成往事,秋槐落叶不胜愁”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岁月的流逝与秋天的凋零使得诗人倍感愁苦,表达了对往昔的深切怀念和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往事的怀念,对繁华生活的惋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体现了清代士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秣陵”指的是哪个地方?
“歌终绿帻楼头见”中的“绿帻”指的是什么?
诗中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粗略解读:杜甫的作品通过对家庭的思念,传达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而陈维崧则通过对繁华的追忆,展现了士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