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忆贵池吴师》

时间: 2025-04-26 03:26:09

诗句

当代论兵会,谁人可擅场?

刘琨归朔北,孙策入丹阳。

一诺轻车骑,千言破混茫。

灵旗如仿佛,毅魄想飞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6:09

原文展示:

忆贵池吴师
当代论兵会,谁人可擅场?
刘琨归朔北,孙策入丹阳。
一诺轻车骑,千言破混茫。
灵旗如仿佛,毅魄想飞扬。

白话文翻译:

在当代的军事会议上,谁能独占鳌头?
刘琨已经返回北方,孙策则进入丹阳。
轻骑军马一诺千金,能言善辩打破混沌。
仿佛灵动的旗帜,意志坚定想要翱翔。

注释:

  • 当代: 指当时的时代或当前的时代。
  • 论兵会: 讨论军事的会议。
  • 擅场: 独占场面,表现突出。
  • 刘琨: 三国时期的名将,曾任北方的统治者。
  • 孙策: 东吴的开国元勋之一,参与了建立吴国的过程。
  • 一诺: 一言九鼎的承诺,指承诺的重要性。
  • 轻车骑: 指轻装骑兵。
  • 灵旗: 可能指代战旗,象征着军队的士气和精神。
  • 飞扬: 表达一种昂扬的精神状态。

典故解析:

  • 刘琨归朔北: 刘琨是东晋时期的名将,他的归去象征着战争中的变化与不确定性。
  • 孙策入丹阳: 孙策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他的到来代表了东吴的崛起和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5-1700),字梦阮,号澄心,晚号梦溪,江苏无锡人。清代诗人,以其高雅的诗风和独特的个性著称,擅长古诗和词。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思考与对当代军事局势的关注,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崇敬与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忆贵池吴师》是一首以历史人物为背景的古诗,展现了诗人对军事与英雄人物的深刻思考。开篇即提出“谁人可擅场”的疑问,迅速引入主题,表现出对当代军事会议的关注与思索。接下来的刘琨与孙策两位历史人物的提及,不仅富有历史感,也为诗歌增添了力量感。诗中“一诺轻车骑,千言破混茫”的句子,强调了承诺与言辞的重要性,既可以理解为对士兵的激励,也可视为对未来的期许。最后两句“灵旗如仿佛,毅魄想飞扬”,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理想与信念的追求。整首诗在意象上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气氛也非常昂扬,充分体现了陈维崧作为诗人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当代论兵会,谁人可擅场?: 设问句,提出对当前军事会议的思考,表现出对能人杰出的期待。
    • 刘琨归朔北,孙策入丹阳。: 提及历史英雄,暗示军事局势的复杂变化。
    • 一诺轻车骑,千言破混茫。: 强调承诺与言辞的力量,表现出士兵的信心。
    • 灵旗如仿佛,毅魄想飞扬。: 描绘出士气昂扬的场景,表达出对理想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 “灵旗如仿佛”将旗帜与灵动的形象结合,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 对仗: 前后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本诗围绕军事与英雄的主题展开,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对未来的期待,充满了激励士气的情感。

意象分析:

  • 灵旗: 代表士气、信念和英雄气概,象征着追求理想的勇气。
  • 轻车骑: 象征着快速、灵活与果断,体现了军事行动的效率和决策的果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陈维崧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刘琨”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人物?

    • A. 三国
    • B. 东晋
    • C. 隋唐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 A. 失落
    • B. 崇敬与期待
    • C. 胆怯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苏轼的名篇,描写战争与英雄的豪情。
  • 《出塞》:王昌龄的诗作,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思念与赞美。

诗词对比:

  • 《登高》(王之涣)与《忆贵池吴师》在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感上有相似之处,都通过历史与个人的情感结合,展现出对国家前途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陈维崧研究》

相关查询

观冬设上东川杨尚书 谢令狐绹相公赐衣九事 送僧归天台 送郑少府 送友人游蜀 逢旧识 送沈鹤 送宣皎上人游太白 赠弘泉上人 寄李輈侍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鼎字旁的字 包含撕的词语有哪些 殊方异类 提土旁的字 胜子 多疑少决 大千世界 三撇旁的字 切切在心 遭坏 金属探伤 香字旁的字 玉字旁的字 进陟 红飞翠舞 兼开头的成语 包含剔的词语有哪些 清水无大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