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8:0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8:05:57
宫词
作者: 薛逢 〔唐代〕
十二楼中尽晓妆,
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
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
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
袍袴宫人扫御床。
在那十二层楼中,妆容已尽展现;
而我在望仙楼上,遥望着我的君王。
金兽的锁链冷冷相扣,
水滴从铜龙上流下,白昼的时光在延续。
云髻已不再梳理,仍然对着镜子;
罗衣想要更换,欲再添一缕香气。
远远地窥见正殿的帘子打开,
宫女们正忙着打扫御床。
此诗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反映出唐代宫廷生活的细腻和复杂,展现了宫女的内心情感与对君王的思念。
薛逢,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以描绘宫廷生活和女性情感著称,作品多表现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景象。
《宫词》创作于唐代盛期,社会安定,文化繁荣。诗人可能以自己对宫廷生活的观察,表达了对权力与爱情的思考。
《宫词》是一首描绘宫廷生活的七言律诗,细腻地展现了宫女们的日常与内心情感。诗的开头用“十二楼中尽晓妆”来描绘清晨的宁静与美丽,暗示了日常生活的开始。而“望仙楼上望君王”则将读者的目光引向更高的目标,表现了宫女对君王的向往与思念,表现出一种深邃的情感。
在中间的两联中,诗人通过“锁衔金兽连环冷”和“水滴铜龙昼漏长”描绘了宫廷的威严与冷酷,表现了宫廷生活的孤独与无奈。尤其是“铜龙昼漏长”,更是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后两联则转向宫女个人的生活,她们虽然身处华丽的环境中,但内心仍有对美丽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渴望。“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展现了她们的娇羞与渴望,体现了对自我的关注与内心的挣扎。
最后一句“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将诗的视角拉回到宫廷的全景,传达出宫女们在权力与情感之间的无奈与困惑。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表达了宫女对君王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权力与情感的思考,反映了唐代宫廷生活的复杂性。
诗中提到的“望仙楼”是用来做什么的?
A. 观景
B. 休息
C. 吃饭
“云髻罢梳”这一句表现了什么情感?
A. 自信
B. 忧伤
C. 喜悦
诗中描写的宫廷生活是怎样的?
A. 华丽
B. 贫穷
C. 忙碌
宫怨是唐诗中屡见的题材。薛逢的这首《宫词》,从望幸着笔,刻画了宫妃企望君王恩幸而不可得的怨恨心理,情致委婉,有其独特风格。 诗的首联,即点明人物身份和全诗主旨:“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十二楼”、“望仙楼”皆指宫妃的住处。《史记·封禅书》记,方士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又,《旧唐书·武宗本纪》记,“会昌五年作望仙楼于神策军”。诗中用“十二楼”、“望仙楼”代指宫妃的住所,非实指,是取其“候神”、“望仙”的涵义。这两句是说,宫妃们在宫楼之上,一大早就着意梳妆打扮,象盼望神仙降临一样企首翘望着君王的恩幸。 颔联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渲染,烘托望幸之人内心的清冷、寂寞:“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这两句说,宫门上那兽形门环被紧紧锁住,那龙纹漏壶水滴声声。上句“冷”字,既写出铜质门环之冰凉,又显出深宫紧闭之冷寂,映衬出宫妃心情的凄冷。下句“长”字,通过宫妃对漏壶中没完没了的滴水声的独特感受,刻画出她昼长难耐的孤寂无聊的心境。 颈联通过宫妃的着意装饰打扮,进一步刻画她百无聊赖的心理。“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是说刚刚梳罢那浓密如云的发髻,又对着镜子端详,惟恐有什么不妥贴之处;想再换一件新艳的罗衣,又给它加熏一些香气。这一联将宫妃那盼望中叫人失望、失望中又怀着希望的心理状态,刻画得十分逼真。“望”的时间越长,越叫人心情难堪,说是没指望吧,又怀着某种期待;说是有希望吧,望眼欲穿,实在渺茫。罢梳复又对镜,换衣重又添香,不过是心情烦乱无聊和想望之极的写照。 末联写宫妃“望”极而怨的心情,不过这种怨恨表达得极其曲折隐晦:“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袍袴”,指穿短袍绣袴的宫女。“遥窥”二字,表现了妃子复杂微妙的心理:我这尊贵的妃子成日价翘首空望,还倒不如那洒扫的宫女能接近皇帝!又表明,君王即将临幸正殿,不会再来的了。似乎有一种近乎绝望的哀怨隐隐地透露出来。 这首诗对人物心理状态的描写极其细腻、逼真。自首联总起望幸之意后,下三联即把这种“望”的心情融于对周围环境的描画、对人物动作的状写和对人物间的处境的反衬之中,生动地反映了宫妃们的空虚、寂寞、苦闷、伤怨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