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6:33
涂窗谁识暮栖鸦。
和雨和烟畏日车。
春到江南花是雪,
月残辽海雪成花。
天因不夜银千顷,
水更无声玉万家。
便使剡溪乘兴去,
横枝遥见酒旗叉。
谁能知道涂窗上栖息的乌鸦在黄昏时的情景?在细雨和烟雾中,怕见阳光的车马。春天来临在江南,花朵似乎变成了雪,月亮残缺,辽阔的海面上,雪又仿佛变成了花。天色因不夜而显得银光闪烁,水面上更加寂静,宛如万家灯火。即使让我乘兴而去剡溪,远远的树枝上,依然能看到酒旗在飘扬。
“春到江南花是雪”中的“江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富饶的地区,常被描绘为春天花开满地的美丽景象。而“月残辽海”则暗示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辽阔的海面与残缺的月亮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董元恺是清代的一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及人文情感。他的诗风以细腻著称,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这首诗写于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雪梅花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江南的美丽景色,同时蕴含着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开头的“涂窗谁识暮栖鸦”点出一种孤独的情绪,仿佛在问,谁能理解我在窗前的徘徊与思索。在这种孤独中,诗人感受到雨烟交织的朦胧,似乎在逃避日常的繁忙与喧嚣。
接下来,诗人用“春到江南花是雪”描绘出春天的生机,花朵如雪般纯洁,给人以清新之感。然而,随着“月残辽海雪成花”的出现,诗人又将读者带入一种宁静而略显悲凉的境地,月亮的缺失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失去,海洋的辽阔让人感受到无边的孤独。
在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夜空下的银色世界,水面无声,宛如无数的家庭灯火,增添了生活的温暖与宁静。最后一句提到“酒旗叉”,更是点明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似乎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与友人欢聚。
整首诗以春雪梅花为引子,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深刻联系,情感真挚,意境幽远,让人沉醉其中。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雪梅花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孤独情感的思考,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深刻哲理。
“涂窗谁识暮栖鸦”中“暮栖鸦”指的是什么?
A. 黄昏时的乌鸦
B. 清晨的鸟儿
C. 夜晚的星星
D. 远方的飞鸟
诗中提到的“春到江南花是雪”表达了什么意象?
A. 春天的寒冷
B. 花开如雪的美丽
C. 雪在春天的奇观
D. 江南的冬天
诗中“酒旗叉”象征着什么?
A. 孤独
B. 欢乐
C. 失落
D. 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