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瑞鹧鸪 赠郭公》

时间: 2025-04-26 05:06:40

诗句

休心损事养根源。

寂淡清虚守自然。

积德仁风师孔孟,僻潜高洁效颜原。

定观明月三秋夜,妙趣玄风九夏天。

诗酒琴书谁可并,野夫常许似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6:40

原文展示:

休心损事养根源。
寂淡清虚守自然。
积德仁风师孔孟,
僻潜高洁效颜原。
定观明月三秋夜,
妙趣玄风九夏天。
诗酒琴书谁可并,
野夫常许似龙眠。

白话文翻译:

不要因心中烦恼而损害内在的根源,
在寂静清淡中保持自然的本性。
积累德行,吸取孔子和孟子的仁德之风,
隐居高洁,以颜回为榜样。
在三秋的夜晚,静静观赏明月,
在九夏的天空,享受那妙趣的清风。
诗、酒、琴、书,谁能与之相提并论,
田间的农夫也常被赞许如同龙一样安眠。

注释:

字词注释:

  • 休心:不让心情烦恼。
  • 损事:指损害事情,影响内心的根基。
  • 养根源:滋养内心的根本。
  • 寂淡清虚:形容一种清静、淡泊、虚无的状态。
  • 积德:积累德行。
  • 仁风:仁德之风。
  • 师孔孟:以孔子、孟子为师。
  • 僻潜高洁:隐居而高洁。
  • 定观明月:静静地欣赏明月。
  • 妙趣玄风:精妙的趣味与玄妙的风情。
  • 诗酒琴书:诗词、酒、琴与书籍。
  • 野夫:乡间的农夫。
  • 龙眠:形容像龙一样安然入睡。

典故解析:

  • 孔孟:指孔子和孟子,二位儒家圣人,代表了仁德的思想。
  • 颜原:指颜回,孔子的弟子,以高洁和仁德著称。
  • 龙眠:象征隐逸和安宁,暗指理想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谭处端是元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多采用传统的诗词形式,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有关,反映了元代文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诗歌鉴赏:

《瑞鹧鸪 赠郭公》是一首体现了谭处端清新淡雅风格的诗作,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以“养根源”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的“休心损事”告诫人们要放下烦恼,保持内心的纯净;而“积德仁风”则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展现了诗人对儒家思想的认同。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中提到的“明月”和“玄风”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通过“定观明月三秋夜,妙趣玄风九夏天”的描写,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在宁静的夜晚与清风中所获得的心灵平静与快乐。

此外,最后两句“诗酒琴书谁可并,野夫常许似龙眠”,则是对生活方式的反思,诗人认为即使是乡间的农夫,若能安然入睡,也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这种对比显示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体现了其追求高洁生活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休心损事养根源:不让心情烦恼,损害内在的根基,强调内心的宁静。
  2. 寂淡清虚守自然:在清淡、虚无的状态下,保持自然的本性。
  3. 积德仁风师孔孟:积累德行,学习孔子和孟子的仁德,强调道德修养。
  4. 僻潜高洁效颜原:隐居高洁,效仿颜回的品德。
  5. 定观明月三秋夜:在三秋的夜晚,静静欣赏明月,体现对自然的热爱。
  6. 妙趣玄风九夏天:在九夏的天空,享受清风的妙趣,描绘了理想的生活状态。
  7. 诗酒琴书谁可并:诗、酒、琴、书,谁能与之相提并论,表现出对文化生活的向往。
  8. 野夫常许似龙眠:乡间的农夫也常被赞许如同龙一样安然入睡,强调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诗酒琴书”和“野夫常许”,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农夫比作龙,寓意其安逸的生活状态,表现了隐逸的理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内心宁静、高洁生活的追求,强调了道德修养和自然生活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纯洁与宁静,代表理想的生活状态。
  • 清风: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心灵的自由。
  • 诗酒琴书:代表文化生活的丰富与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孔孟”指的是谁?

    • A. 道家
    • B. 儒家
    • C. 佛教
    • D. 法家
  2. “定观明月三秋夜”中的“三秋”指的是哪个季节?

    • A. 春
    • B. 夏
    • C. 秋
    • D. 冬
  3. 诗中强调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 A. 热闹繁华
    • B. 宁静安逸
    • C. 竞争激烈
    • D. 忙碌奔波

答案:

  1. B. 儒家
  2. C. 秋
  3. B. 宁静安逸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将谭处端的《瑞鹧鸪 赠郭公》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平和,但李白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谭处端则更强调内心的修养与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谭处端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山楼秋夜有所怀 越溪女 再示鲸 秋日上党道中怀故乡知旧 送句吴豪士重游大梁三首 送句吴豪士重游大梁三首 送句吴豪士重游大梁三首 荆州杂诗 蓟门 秋夜鹅池侍宴应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尣字旁的字 装聋卖傻 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靑字旁的字 就地里 府署 再刺 襜车 驿岸 反文旁的字 井臼亲操 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倾耳而听 贝字旁的字 包含埠的词语有哪些 由衷之言 迷离徜恍 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