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4:02
瑞鹧鸪
王哲 〔元代〕
石中火隐怎生昭。
水里金藏要却遭。
石火须凭心火取,
水金决得肺金淘。
火教煅炼真铅汞,
金要增添快剑刀。
二件相投成一件,
大罗天上列仙曹。
在石头中隐藏的火焰,怎么能显露出来呢?
在水中埋藏的金子,反而会遭受损失。
石中的火焰必须依靠内心的火焰来提取,
水中的金子需要经过肺金的淘洗才能获得。
火能炼化真正的铅和汞,
金子则需要增添锋利的剑和刀。
这两样东西结合在一起,
在大罗天上形成了仙人的班子。
作者介绍:王哲是元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歌多描绘人生哲理及对修炼的思考,具有浓厚的道教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变革之时,诗人通过炼金术的意象来表达个人内心的修炼与追求,同时反映社会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和内心精神的探索。
《瑞鹧鸪》通过炼金术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内心修炼与外在财富的深刻思考。诗中,火与金象征着内在的潜能与外在的财富,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揭示了获取财富与精神升华之间的辩证关系。开篇“石中火隐怎生昭”,引入了隐秘的力量,暗示着人们往往难以发现内心的真火;而“水里金藏要却遭”,则警示人们在追求外在财富时可能会遭遇的损失。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强调内心的修炼(“石火须凭心火取”)和对财富的合理利用(“水金决得肺金淘”)。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意象丰富,运用了对仗和隐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意更加深邃。最后以“大罗天上列仙曹”作为结尾,展现了诗人对更高精神境界的向往,似乎在探讨财富与精神修炼的和谐统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使用了隐喻、对仗和象征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艺术性与表达的深度。
主题思想:诗歌核心在于探讨内心修炼与外在财富之间的关系,强调内在精神的提升是获得真正财富的基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石中火隐”意指什么?
A. 隐藏的力量
B. 显露的财富
C. 外在的事物
“水金决得肺金淘”强调了什么?
A. 内心的修炼
B. 外在的财富
C. 社会的变化
诗的最后一句“列仙曹”指的是什么?
A. 物质的追求
B. 精神的境界
C. 个人的修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庐山谣》相比,两者都涉及到自然与内心的关系,但王维更倾向于描绘自然景观,而王哲则通过炼金术的比喻探讨内心修炼与物质财富的辩证关系。王维的诗歌更具画面感,而王哲则强调哲理性与内心修炼的深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