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3:40
修行莫炼外容红,只要当中起赤心。
从此能生木上火,自然养就水中金。
瑶芳宝树同相守,玉叶琼枝共厮侵。
休去他方寻伴侣,个中真个是知音。
修行不要只注重外表的红色容颜,关键在于内心要有赤诚之心。
只要内心真诚,就能像树木一样生出火焰,自然能孕育出水中的金子。
珍贵的美丽树木共同守护,玉叶琼枝彼此相依。
不要到外面去寻找伴侣,真正的知音就在这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知音”源于古代的典故,描述了伯牙与子期之间的深厚友谊,强调了理解与共鸣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王哲,元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多以哲理见长,风格清新、深邃,注重内心修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诗人借此表达对真诚内心的追求,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瑞鹧鸪》是一首探讨内心修行与外在表现的诗。王哲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真诚与内心价值的深刻理解。首句中提到的“莫炼外容红”,直接指出了人们对外貌的过度关注,呼吁人们应将重心放在内心的修炼上。接下来的“只要当中起赤心”则是对内心诚意的强调,表明真正的修行在于心灵的真诚。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木上火”和“水中金”,展现出内在修行的成果和价值。王哲以自然景象为比喻,传达出一种和谐的哲学思想,强调内心的热情能够孕育出珍贵的内涵,这种内在的财富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哲理的深度,又不失生活的温暖,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独到见解和对真诚人际关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呼唤真诚与知音之间的深厚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修行莫炼外容红”,主要强调什么?
“木上火”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知音”最初来源于哪个典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哲的《瑞鹧鸪》与李白的《静夜思》都在探讨内心的情感与修炼,但侧重点不同。王哲更强调内心的真诚与价值,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风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