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7:4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7:46:18
崇峦回合客过稀,
匹马嘶风下翠微。
刺水秧针经雨长,
黏泥柳絮带烟飞。
半岩日暮闻樵语,
一径松阴唤犊归。
杜宇声中春去尽,
落花芳草两依依。
崇高的山峦环绕,过路的人稀少,
独自骑马在风中嘶鸣,向着翠绿的山微处奔驰。
细雨滋润下,水稻秧苗如针般直立,
沾着泥土的柳絮在烟雾中飘飞。
傍晚时分,半山岩石上能听到樵夫的呼喊,
一条小路在松树的阴影下唤回了小牛。
杜鹃鸟的鸣叫中,春天已经悄然离去,
落花和芳草两者相依相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方燕昭,清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常有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暮春时节,诗人行走于北栈道,借景抒情,表现了春末的自然景象和对春天逝去的感伤。
《暮春北栈道中杂兴 其一》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和自然描绘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末的凋零和生命的流逝。开篇以“崇峦回合客过稀”引入,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幽远的氛围,给人一种孤独的行旅感。接下来的描写细致入微,水稻秧苗在雨中挺立,柳絮在烟雾中飞舞,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而“半岩日暮闻樵语,一径松阴唤犊归”则将视线转向人和生活,樵夫的声音和归家的小牛,仿佛让人感受到温暖的乡间气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而最后两句“杜宇声中春去尽,落花芳草两依依”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杜鹃鸟的鸣叫象征着春天的结束,落花与芳草的依依相偎,则是对春天的缅怀与不舍,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不仅表现了自然景观,还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令人心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比如“匹马嘶风”中的“嘶风”,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让马的声音与自然相融合,增添了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春天的怀念与对生命短暂的感伤,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鹃鸟的鸣叫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开始
B. 春天的结束
C. 夏天的来临
D. 秋天的收获
“崇峦回合客过稀”中的“过稀”意思是?
A. 过路的人多
B. 过路的人少
C. 过路的人匆忙
D. 过路的人安静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哪个季节的?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