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20:0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20:09:53
平山堂怀古
作者: 方燕昭 〔清代〕
残月在天蜀冈晓,无数青山隔江小。
欧公携客昔登堂,梅花万树生寒香。
太守与客共欢醉,放眼江山皆渺茫。
如云胜事去未久,佳地又为苏公有。
苏公谪宦守淮南,公余赋诗兼命酒。
呜呼老髯与六一,此去彼来无多日。
文采风流甲一时,千百年中无与匹。
名山终古依名郡,物换星移几更运。
贱子乘槎海上来,登堂不觉思高韵。
佳景依然人事捐,万峰空自列堂前。
汀花岸柳半湮没,轻烟十里斜阳天。
谁能高唤二公起,狂歌痛饮开华筵。
在蜀冈的晨曦中,残月挂在空中,无数青山在江水的隔映下显得渺小。欧阳公(即欧阳修)曾带着朋友们一起登上这座堂,梅花万树散发着寒冷的香气。太守与朋友们共饮欢醉,放眼望去,江山都显得模糊渺茫。往事如云,离去未久,那些美好的地方如今又为苏公(苏轼)所占有。苏公因宦官之事被贬到淮南,闲暇时赋诗作酒。唉,老头子与六一(指李白)之间,其实相聚相离也不过是短短的日子。文采风流的他们在当时无人能及,千百年后也无与匹敌。名山永远依偎在名郡的身旁,世事变迁,星辰也在变换。那贱子(指作者自己)乘着木筏,海上而来,登堂时不觉思念那高雅的韵味。美好的景色依旧可见,而人事已然消逝,万峰仍然空自矗立在堂前。汀洲的花岸柳树半隐没在水中,轻烟笼罩下的斜阳映照着十里的天空。谁能高声呼唤那两位公子起身,共同狂歌痛饮,开设华丽的筵席?
方燕昭,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感怀与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诗风清新,情感真挚,常常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内心情感。
《平山堂怀古》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古人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诗中描绘的蜀冈晨曦、梅花、江山等景象,不仅构成了优美的自然画面,更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伤和对过往的怀念。诗人在回顾历史名人,如欧阳修与苏轼时,表现出对他们文采风流的钦佩,也反映了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奈。尤其是“万峰空自列堂前”一句,既是对现实的无情感慨,也是对往日繁华的缅怀。最后,诗人以“谁能高唤二公起”收尾,流露出一种渴望与失落,展现了对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凸显了人事无常的悲哀和对理想的渴望。通过对古人和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
欧阳修的别号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贱子”指的是谁?
“万峰空自列堂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