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2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24:48
送从叔程归西川幕
作者: 卢纶 〔唐代〕
千山冰雪晴,山静锦花明。
群鹤栖莲府,诸戎拜柳营。
浪依巴字息,风入蜀关清。
岂念在贫巷,竹林鸣鸟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西川自然景象。晴朗的日子里,千山万岭被冰雪覆盖,山间的锦绣花朵在阳光中显得格外明亮。成群的白鹤栖息在莲花盛开的府邸,四方的戎兵在柳树下恭敬地拜见。江水轻轻拍打着巴字形的岸边,清风吹入蜀道,带来一片宁静。谁还会想到在贫穷的小巷中,竹林间传来鸟儿清脆的鸣叫声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卢纶,字景升,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五言绝句和律诗见长。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风貌。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卢纶赠别其从叔程归西川的情景,表达了对亲人的祝福以及对西川美丽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
《送从叔程归西川幕》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情感的送别诗。诗中运用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西川的美丽和宁静。开头的“千山冰雪晴”便营造出一个清新明朗的氛围,冰雪的消融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暗示着生命的复苏。接着,诗人描绘了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群鹤栖息于莲花盛开的地方,既表现了自然的美丽,又寄托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诸戎拜柳营”则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社会的安宁与稳定,戎兵在柳树下拜见,似乎暗示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而后面的“浪依巴字息,风入蜀关清”则通过水与风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气息,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岂念在贫巷,竹林鸣鸟声”则是诗人的深思,尽管生活在贫穷的小巷中,但竹林间的鸟鸣声依然清脆悦耳,显示出即使在困境中也有自然之美与生命之声。
整首诗在自然美的描绘中融入了人情的温暖,情感真挚,言辞简练,反映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川的自然美和安宁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亲人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贫穷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出人生态度,表达出对生活的珍惜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有哪些?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来表达对贫穷生活的思考?
诗中的“蜀关”暗示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