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0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04:56
薄薄轻寒作许阴,村村花柳为谁新。良辰欣见百五日,冠者仍余五六人。冷雨凄风连午夜,飞花流水一年春。窥园未阻江东兴,陌上应多翠黛颦。
轻薄的寒意似乎在阴云中徘徊,村庄的花柳在为谁而绽放新颜。良辰美景,正值清明节,然而戴冠的人依然寥寥无几。冷雨凄风伴随着漫漫夜色,飞舞的花瓣与流水交融,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年。窥探园中景象并未阻挡江东的兴致,路旁应该有许多翠绿的黛色眉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吴儆,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其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明时节,诗人可能在农田或乡村游玩,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人们的活动。清明节是祭扫先人、踏青游玩的时节,诗人以此为背景,抒发对生活的感慨。
《清明阴雨呈南舍》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开头的“薄薄轻寒作许阴”引入了阴雨绵绵的天气,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下来的“村村花柳为谁新”则通过对花柳的描写,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但又隐含着对人事的思考,似乎在问:这些美丽的景色究竟为谁而生?
在“良辰欣见百五日”中,诗人提到清明节的时光,虽是良辰美景,但“冠者仍余五六人”,道出了人们在这个节日中的孤独与寂寞。冷雨和凄风的描写,再次加深了这种氛围,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时光,不要辜负美好的春光。最后两句,“窥园未阻江东兴,陌上应多翠黛颦”,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希冀,尽管环境冷清,但仍然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希望。
整首诗在形式上较为自由,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人生命运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孤独与希望交织的情感。诗人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动的观察,反映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清明节”是指哪一天?
“薄薄轻寒作许阴”中的“阴”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冠者”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