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谢文靖墓下作(时闽岭用师,契丹陷梁宋)》

时间: 2025-05-25 06:30:37

诗句

越徼稽天讨,周京乱虏尘。

苍生何可奈,江表更无人。

岂惮寻荒垄,犹思认后身。

春风白杨里,独步泪沾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6:30:37

原文展示:

谢文靖墓下作(时闽岭用师,契丹陷梁宋) 徐铉 〔唐代〕

越徼稽天讨,周京乱虏尘。 苍生何可奈,江表更无人。 岂惮寻荒垄,犹思认后身。 春风白杨里,独步泪沾巾。

白话文翻译:

在越地的边界上进行天讨,周京被敌寇的尘土所扰乱。 百姓们如何能忍受,江东地区更是无人能够应对。 难道害怕寻找荒废的坟墓,仍然思念着来世的身份。 在春风吹拂的白杨树下,独自漫步,泪水沾湿了手巾。

注释:

  • 越徼:指越地的边界。
  • 稽天讨:指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 周京:指当时的首都。
  • 乱虏尘:指敌寇带来的混乱和尘土。
  • 苍生:指百姓。
  • 江表:指江东地区。
  • 荒垄:指荒废的坟墓。
  • 后身:指来世。
  • 白杨:一种常见的墓地树木,常用来象征死亡和哀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的感慨。这首诗是在闽岭用兵,契丹攻陷梁宋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国家动荡,外敌入侵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访问谢文靖的墓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先贤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带来的混乱和百姓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诗中“苍生何可奈,江表更无人”一句,直接抒发了对国家无人能够应对危机的悲哀。而“岂惮寻荒垄,犹思认后身”则表现了诗人对先贤的怀念和对来世的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墓地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哀思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越徼稽天讨,周京乱虏尘”:描绘了战争的规模和首都的混乱。
  • “苍生何可奈,江表更无人”:表达了百姓的无奈和江东地区的无助。
  • “岂惮寻荒垄,犹思认后身”:表现了对先贤的怀念和对来世的思考。
  • “春风白杨里,独步泪沾巾”:通过对墓地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哀思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乱虏尘”比喻敌寇带来的混乱。
  • 拟人:“春风白杨里”赋予春风和白杨以人的情感。
  • 对仗:“越徼稽天讨,周京乱虏尘”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先贤的怀念,通过描绘战争的混乱和墓地的哀思,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乱虏尘”、“荒垄”、“春风白杨”等,都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分别象征战争的混乱、先贤的墓地和哀思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苍生何可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无奈 C. 喜悦 D. 平静
  2. “春风白杨里”中的“白杨”象征什么? A. 生命 B. 死亡 C. 希望 D. 繁荣
  3. 诗的创作背景是? A. 和平时期 B. 战争时期 C. 节日庆典 D. 个人喜事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社会动荡和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词对比:

  • 徐铉的《谢文靖墓下作》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战争背景下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

相关查询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清平乐·别来春半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京还赠张(一作王)维 陪张丞相登荆城楼,因寄蓟州张使君及浪泊戍主刘家 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遇事生风 楞头货 閠字旁的字 比翼双飞 贞审 赍志以没 马旁的字有哪些?带马旁的汉字大全 放枭囚凤 饶字的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汉字饶的笔画顺序 孱细 捺的字有哪些_汉字捺笔顺详解与常见捺字示例 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毁誉不一 倾城而出 麻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戈字旁的字 拼音yu的汉字全收录_yu的常用字详解 前结尾的成语 周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周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