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谢文靖墓下作(时闽岭用师,契丹陷梁宋)》

时间: 2025-07-12 19:57:41

诗句

越徼稽天讨,周京乱虏尘。

苍生何可奈,江表更无人。

岂惮寻荒垄,犹思认后身。

春风白杨里,独步泪沾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9:57:41

原文展示:

谢文靖墓下作(时闽岭用师,契丹陷梁宋) 徐铉 〔唐代〕

越徼稽天讨,周京乱虏尘。 苍生何可奈,江表更无人。 岂惮寻荒垄,犹思认后身。 春风白杨里,独步泪沾巾。

白话文翻译:

在越地的边界上进行天讨,周京被敌寇的尘土所扰乱。 百姓们如何能忍受,江东地区更是无人能够应对。 难道害怕寻找荒废的坟墓,仍然思念着来世的身份。 在春风吹拂的白杨树下,独自漫步,泪水沾湿了手巾。

注释:

  • 越徼:指越地的边界。
  • 稽天讨:指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 周京:指当时的首都。
  • 乱虏尘:指敌寇带来的混乱和尘土。
  • 苍生:指百姓。
  • 江表:指江东地区。
  • 荒垄:指荒废的坟墓。
  • 后身:指来世。
  • 白杨:一种常见的墓地树木,常用来象征死亡和哀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的感慨。这首诗是在闽岭用兵,契丹攻陷梁宋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国家动荡,外敌入侵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访问谢文靖的墓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先贤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带来的混乱和百姓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诗中“苍生何可奈,江表更无人”一句,直接抒发了对国家无人能够应对危机的悲哀。而“岂惮寻荒垄,犹思认后身”则表现了诗人对先贤的怀念和对来世的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墓地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哀思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越徼稽天讨,周京乱虏尘”:描绘了战争的规模和首都的混乱。
  • “苍生何可奈,江表更无人”:表达了百姓的无奈和江东地区的无助。
  • “岂惮寻荒垄,犹思认后身”:表现了对先贤的怀念和对来世的思考。
  • “春风白杨里,独步泪沾巾”:通过对墓地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哀思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乱虏尘”比喻敌寇带来的混乱。
  • 拟人:“春风白杨里”赋予春风和白杨以人的情感。
  • 对仗:“越徼稽天讨,周京乱虏尘”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先贤的怀念,通过描绘战争的混乱和墓地的哀思,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乱虏尘”、“荒垄”、“春风白杨”等,都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分别象征战争的混乱、先贤的墓地和哀思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苍生何可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无奈 C. 喜悦 D. 平静
  2. “春风白杨里”中的“白杨”象征什么? A. 生命 B. 死亡 C. 希望 D. 繁荣
  3. 诗的创作背景是? A. 和平时期 B. 战争时期 C. 节日庆典 D. 个人喜事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社会动荡和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词对比:

  • 徐铉的《谢文靖墓下作》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战争背景下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

相关查询

送觉上人归湖州 依韵和乌程子著作四首其二霅上二首 过小石潭 送蔡侍禁赴长沙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三搂种 原有禽倏鸣升遽默下 依韵自和送诗寄潘歛州 依韵和乌程李著作四首 霅上二首 其二 社前 和刁太博新墅十题其九绵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统的成语 馬字旁的字 惊肉生髀 包含隳的词语有哪些 蜂扇蚁聚 鼠字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三分鼎足 片字旁的字 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熔今铸古 兵丧 香胶 屮字旁的字 排山倒峡 作贾行商 熹合 举枉措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