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丙子登岘山》

时间: 2025-05-04 04:54:32

诗句

汉江为带楚山维,多少兴亡此地知。

万里边风寒故垒,千年陇月老残碑。

尘迷柏土龙根幻,水绕檀溪马骨悲。

举世岂无羊叔子,草莱犹未起男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54:32

原文展示:

汉江为带楚山维,多少兴亡此地知。万里边风寒故垒,千年陇月老残碑。尘迷柏土龙根幻,水绕檀溪马骨悲。举世岂无羊叔子,草莱犹未起男儿。

白话文翻译:

汉江如同一条带子,环绕着楚山,这里见证了多少兴亡的故事。万里之外的边关,寒风凛冽,昔日的城垒已成废墟;千年之后,月光照耀着残破的碑石。尘土迷蒙了柏树根下的幻影,水流环绕着檀溪,令马骨悲鸣。世上难道没有像羊叔子那样的人吗?可如今的草地上,英雄的男儿仍未崭露头角。

注释:

  • 汉江:古称汉水,是长江的一条支流,流经今湖北、陕西等地。
  • 楚山:指楚国的山脉,象征历史与兴亡。
  • 兴亡:指国家或朝代的兴盛与衰亡。
  • 万里边风:指边境遥远的地方,风寒刺骨,表现出战争的寒冷。
  • 故垒: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城垒,象征着过往的战斗与牺牲。
  • 龙根:指柏树的根,常用于象征权势或历史的延续。
  • 羊叔子:指史书中提到的贤人,象征着理想与志向。
  • 草莱:草地,象征年轻人的理想与未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子仁,号白乐,宋代诗人,生于南宋初年。李曾伯一生致力于诗词创作,风格清新脱俗,常以历史为题材,表现对社会的关心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丙子登岘山》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之时,作者借登高望远之际,感慨历史的兴亡与个人理想的渺小。诗中表现出对过往历史的沉思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汉江”为起点,通过描绘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兴亡历史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意象层层递进,首先以汉江的流淌和楚山的巍峨唤起读者对历史的关注。接着,诗人通过描写边风、故垒、残碑等元素,传达出一种苍凉与悲怆的历史感受。尤其是“尘迷柏土龙根幻,水绕檀溪马骨悲”,不仅描绘了自然的静谧,也暗含了历史的沉重与人物的悲剧。

诗的最后两句则引发了对未来的思考,质问“举世岂无羊叔子”,表现出对英才辈出的渴望。然而“草莱犹未起男儿”则又显得悲观,似乎在感慨年轻人尚未崭露头角,令人深思。整首诗在情感上交织着对历史的缅怀与对未来的期待,表现出诗人深厚的历史观与社会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汉江为带楚山维:汉江如同一条带子,环绕着楚山,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观,设定了历史背景。
  • 多少兴亡此地知:这里见证了多少国家的兴衰,暗示历史的沉重。
  • 万里边风寒故垒:边境遥远,寒风刺骨,故垒成为无声的见证。
  • 千年陇月老残碑:时间的流逝使得碑石残破,象征历史的遗忘与沧桑。
  • 尘迷柏土龙根幻:尘土覆盖了历史的痕迹,象征着对过去的失去与模糊。
  • 水绕檀溪马骨悲:水流环绕,马骨的悲鸣暗示了战争的悲剧。
  • 举世岂无羊叔子:质疑世间是否真的没有贤人出现。
  • 草莱犹未起男儿:阐述年轻人尚未成才,表达对未来的担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汉江比作带子,增强了诗的形象性。
  • 拟人:通过“马骨悲”使历史的遗骸具有人性,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万里边风寒故垒,千年陇月老残碑”,形成整齐有致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与对理想的向往,体现了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汉江:象征历史的流淌与不息。
  • 楚山:象征文化与历史的根基。
  • 故垒:历史的遗迹,承载着兴亡的故事。
  • 残碑:时间的见证,象征记忆的消逝。
  • 马骨:战争的悲剧,暗示牺牲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汉江”为哪条河流的支流?

    • A. 长江
    • B. 黄河
    • C. 塔里木河
    • D. 珠江
  2. “草莱犹未起男儿”中的“男儿”指的是?

    • A. 年轻的士兵
    • B. 英俊的男子
    • C. 有志之士
    • D. 诗人的朋友
  3. 诗中“万里边风寒故垒”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温暖
    • B. 悲凉
    • C. 喜悦
    • D. 希望

答案:

  1. A. 长江
  2. C. 有志之士
  3. B. 悲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现了历史与个人的思考。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的这首诗也传达了对过往历史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登高》与《丙子登岘山》
    • 两首诗均通过自然景观表现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感慨,前者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壮阔,后者则更注重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多位宋代诗人的代表作品。
  • 《古诗词鉴赏》:分析古典诗词的技巧与风格的书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马相士二首 老少 送刘连江之官 南山感旧 题击年录 记颜六言三首 铭座六言二首 念奴娇(六和) 熊主簿示梅花十绝诗至梅花已过因观海棠辄次 杂咏一百首·赵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武城弦 牛字旁的字 包含潮的成语 出于水火,登之衽席 力字旁的字 阻战 耍无赖 号诉 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严于律己 忠孝节烈 终竟 鬼开头的成语 飞字旁的字 概日凌云 犬字旁的字 一代宗臣 三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