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0:2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0:24:48
宿祁阳题县驿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垂垂白发老相催,末路崎岖毂又推。
万里备更霜雪苦,十年重入瘴乡来。
休思往事骖鸾去,恍类前身化鹤回。
行尽潇湘春林脉脉,故人惟有道边梅。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老年的感慨与旅途的艰辛。白发苍苍,老年的我被时间催促着,走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历经千里,面对更为严酷的霜雪之苦,十年来我又回到了这瘴气弥漫的故乡。不要再去追思往日的美好,那些曾经的骖鸾(高贵的马车)早已逝去,仿佛我前世化作的仙鹤也已不再。一路走来,春天的潇湘绿林依旧绵延,而唯一陪伴我的,只是道边的梅花。
李曾伯(生卒年不详),字君可,号柔白,宋代诗人。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
本诗可能是在李曾伯晚年旅途中所作,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体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
这首《宿祁阳题县驿》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李曾伯对人生、时间和自然的独特理解。诗的开头以“垂垂白发老相催”引出,直截了当地展示了时间对人的影响,白发象征着衰老与无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以“末路崎岖毂又推”描绘了旅行的艰难,结合“万里备更霜雪苦”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艰辛,暗示着他在生活中遭遇的苦难。
而“十年重入瘴乡来”一句,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复杂的情感,既有归属感又有对环境的无奈与不满。接下来的“休思往事骖鸾去”,则是对往事的放下与释然,表明诗人已不再追忆过去的辉煌,选择面对现实。最后,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与孤独的梅花,既是对潇湘美景的赞美,也象征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坚韧,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反思与感怀。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往事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同时寄托了对孤独和坚韧的感悟。
诗人李曾伯生活在哪个朝代?
诗中提到的“骖鸾”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道边梅”象征什么?
与李曾伯的《宿祁阳题县驿》相比,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两首诗都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出了深刻的情感,虽然背景不同,但都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往昔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