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2:29
昨夜孤村宿,春深人寂寥。庭前一株李,为我缟中宵。
昨晚我在一个偏僻的村庄过夜,春天已经深了,周围显得很寂寥。庭院前有一株李树,在月光下静静地为我守候。
李曾伯,南宋诗人,字子固,号岘山,晚号醉翁。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其诗风受苏轼影响,常以清新脱俗、情景交融见长。
此诗创作于作者旅途中,描绘了春夜的宁静与孤独,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内心的感受。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安静的春夜场景,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思索。开篇的“昨夜孤村宿”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幽静的环境,孤村的意象不仅营造了寂静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状态。接着“春深人寂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春天的生机与人烟稀少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惆怅。
“庭前一株李”则成为了整首诗的核心意象,李树的存在不仅打破了夜的寂静,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李花的清雅与夜色的缥缈相映成趣,诗人在这静谧的夜晚与自然相融,感受到一种无言的陪伴。结尾的“为我缟中宵”则将这种孤独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升华,仿佛李花在月光下为他吟唱,传递出一种温暖的情感。
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这首诗通过描绘静谧的春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感悟,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哲思。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李曾伯
C. 杜甫
“庭前一株李”中的李树象征什么?
A. 孤独
B. 生命与希望
C. 春天
诗中提到的“缟中宵”指的是什么?
A. 白天
B. 月光下的夜晚
C. 破晓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