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5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50:14
征鞍晓踏山头月,
客袂昼披松下风。
况有禅堂供偃息,
陶然一枕梦槐宫。
清晨我骑着马,踏上山顶,月光还未消退;
白天我披着衣袂,享受松下的微风。
更有禅堂供我休息,
让我在这里安然入梦,仿佛置身于槐树的宫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淛,字子淛,号澄心,宋代诗人,活跃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山水和隐逸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游历普熏院的过程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在宋代,许多文人都追求隐逸的生活,李淛作为其中一员,通过诗歌记录下他在自然中的感受。
《普熏院》表现了李淛对自然、宁静及禅意生活的热爱,诗中描绘了一幅清晨晨光下的美丽画面,展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第一句“征鞍晓踏山头月”以骑马出征的意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氛围。山头的月影仍然隐现,似乎在唤醒诗人的思绪,也暗示着一种时空的交错,既有清晨的活力,又留有夜晚的宁静。
接下来的“客袂昼披松下风”,描绘了旅人白天在松树下悠然自得的情景。松树象征着坚韧和长寿,松下的微风则给人带来一种清凉和舒适的感受,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淡然与宁静。而“况有禅堂供偃息”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宁静的氛围,禅堂的出现不仅是一个供人休息的场所,也象征着内心的归宿与安宁。
最后一句“陶然一枕梦槐宫”,则将全诗的意境推向高潮,表达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槐树在古代常与美好的梦境相联系,这里则象征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憧憬。在这幅画面中,诗人似乎把自己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体会到一种无与伦比的安详与自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人生的追求,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征鞍”指的是什么?
A. 骑马的鞍具
B. 旅行的背包
C. 书籍的封面
“陶然一枕梦槐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A. 忧伤
B. 安详与宁静
C. 紧张与焦虑
诗中提到的“禅堂”象征着什么?
A. 休息的地方
B. 追求的目标
C. 内心的宁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