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0:15
红药香残,绿筠粉嫩。
春归何处寻春信。
绣鞍初上马啼轻,
举头便觉长安近。
别酒无情,啼妆有恨。
山城向晚斜阳褪。
清江极目带寒烟,
锦鳞去後凭谁问。
红色的花香已经淡去,绿色的竹子显得娇嫩。春天的归去,我该到哪里去寻找春天的消息呢?绣好的鞍子刚刚放上马背,马儿轻轻鸣叫,抬头一看,长安似乎很近。离别的酒意无情,泪妆上满是怨恨。山城在傍晚的斜阳中渐渐褪色。远望清江,寒烟缭绕,锦鳞游走之后又能向谁去询问呢?
李淛,字子渊,宋代诗人,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为主。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
《踏莎行·红药香残》创作于李淛的游历期间,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留恋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这首《踏莎行·红药香残》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离别的惆怅。开篇以“红药香残,绿筠粉嫩”描绘出春天的消逝,花香已淡,竹子却仍然鲜嫩,似乎在对比春天的短暂与生命的延续。接着,诗人用“春归何处寻春信”表达了对春天的无奈与渴望,仿佛在问何处可以再找到春的踪迹。
“绣鞍初上马啼轻,举头便觉长安近”则描绘了出行的情景,马鸣轻柔,抬头便能感受到长安的存在,暗示了归乡的渴望与期待。然而,离别的酒却无情,啼妆中的怨恨让人心生不快。最后两句“山城向晚斜阳褪,清江极目带寒烟”则描绘了傍晚的景象,山城在夕阳中显得孤寂,清江上弥漫着寒烟,锦鳞游走,似乎在暗示着离别后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在描写春天与离别的同时,体现出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情感细腻而深刻,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消逝与离别的伤感,表达了对家乡与故人的思念,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深情。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什么?
A. 乡愁
B. 繁华与归宿
C. 离别
D. 旅行
“别酒无情,啼妆有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离愁别绪
C. 对春天的留恋
D. 期待归乡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旅行的快乐
B. 对春天的赞美
C. 离别与思念
D. 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