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4:2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4:27:08
迢递太行路,自古称险恶。
千骑俨欲前,群峰望如削。
火云从中出,仰视飞鸟落。
汗马卧高原,危旌倚长薄。
清风竟不至,赤日方煎铄。
石枯山木燋,鳞穷水泉涸。
九重今旰食,万里传明略。
诸将候轩车,元凶愁鼎镬。
何劳短兵接,自有长缨缚。
通越事岂难,渡泸功未博。
朝辞羊肠阪,夕望贝丘郭。
漳水斜绕营,常山遥入幕。
永怀姑苏下,遥寄建安作。
白雪和难成,沧波意空托。
陈琳书记好,王粲从军乐。
早晚归汉廷,随公上麟阁。
这条通往太行山的路迢迢而遥远,自古以来就以险恶著称。
千骑兵准备出发,远处的群山看起来像是被削平的。
火云从山中冒出,仰头望去,飞鸟都被烤得直落下。
骏马在高原上疲惫地卧下,危悬的旌旗倚靠着长长的平原。
清风到底没能送来,烈日正炙烤着大地。
山石干枯,树木焦枯,水泉也干涸。
朝廷的九重宫阙今日未曾吃饭,万里之外的信息传递不畅。
诸位将领在候车,元凶在锅里愁苦。
何必亲自用兵器相接,自有长缨将敌人捆绑。
通往越地的事情难道会很难?渡过泸水的功劳尚未显现。
早晨离开羊肠小道,傍晚望着贝丘的城郭。
漳水斜斜绕着营地,常山遥远地映入帷幕。
我永远怀念姑苏的地方,遥寄诗作给建安的朋友。
白雪难以融化,沧波的意念空无一物。
陈琳的书信写得好,王粲从军的乐曲悦耳。
早晚回归汉廷,随公上麟阁去。
刘长卿,字梦得,唐代诗人,与王维、孟浩然齐名,擅长写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兼具豪放与细腻。他的诗歌常蕴含浓厚的情感及哲理。
这首诗作于唐代盛世,但诗中表达出对战乱与自然环境的思考,描绘了太行山的险峻与烈日之下的艰辛,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与对同僚的寄托。
刘长卿的《奉和李大夫同吕评事太行苦热行兼寄院中诸公仍呈王员外》是一首以太行山的艰苦旅程为背景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们的艰辛,传达出一种深刻的思考与情感。诗歌开头便以“迢递太行路”引入,强调了旅途的遥远与艰难,接着用“群峰望如削”来形象地描绘太行山的险峻。火云、汗马、赤日等意象层层推进,展现出旅途中的困苦与无奈。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还有对战事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友人的关怀。
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描摹,也有对人事的反思,尤其在“何劳短兵接,自有长缨缚”这一句中,诗人表现出一种对战争的淡然与对策略的思考,显示出其深邃的智慧。最后的寄情于友,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与旧友的思念,整首诗在豪迈中透出一丝柔情,显示出诗人深厚的情感与人生态度。
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深刻体验与对时局变化的反思,同时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未来的向往。诗人通过艰苦的旅途与对权力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智慧与人文关怀。
诗中提到的“千骑”指的是:
A) 一千匹马
B) 一千个骑兵
C) 一千个敌人
D) 一千条道路
“何劳短兵接,自有长缨缚”这句的意思是:
A) 不需要直接交锋
B) 需要直接交锋
C) 需要长时间的等待
D) 需要快刀斩乱麻
诗中提到的“赤日”主要表现的是:
A) 冬天的严寒
B) 夏天的酷热
C) 秋天的凉爽
D) 春天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