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3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30:15
为访淮阴迹,犹存漂母祠。
千秋无霸业,一饭有遗思。
草带王孙恨,蝉馀国士悲。
飘零吾自笑,寄食好依谁。
为了追寻淮阴的遗迹,这里仍保留着漂母的祠堂。
千年后没有什么霸业,但一顿饭的恩情依然令人怀念。
草丛中带着王孙的怨恨,蝉鸣中流露着国士的悲哀。
漂泊无依的我自嘲,寄食依靠的又能向谁呢?
作者介绍:罗奕佐,明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对漂母精神的敬仰,表达了对过往的思考以及对当下漂流生活的感慨。
《漂母祠》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人文关怀的诗作。诗中提到的“漂母”,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体现了对恩情与人性的赞美。诗人在描述漂母祠的同时,借用对历史的回望,抒发了自己对生活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以“为访淮阴迹”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既具历史感又富有情感的场景。接下来的“千秋无霸业,一饭有遗思”则引发了对权力与成就的反思,强调了人际关系和善待他人的重要性。整体而言,诗歌在对历史的追溯中,呈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使得情感与理智交融,形成了深刻的社会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漂母祠最初是为了纪念谁?
诗中提到的“千秋无霸业”是什么意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漂母祠》与《春望》,两者均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但《漂母祠》更侧重于人际情感的回忆,而《春望》则着眼于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