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5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56:21
又赠何记室诗
刻猴虽言巧,辩对今知章。
且欣共卮酒,勿道滥衣裳。
将猴子雕刻得再巧妙,也只是空谈;如今能辩论的人,才是真正的有才之士。
不如我们一同畅饮美酒,别去在意那些华丽的衣服。
江革,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以抒情和写景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可能是在一次宴会上写的,诗人与友人共饮之际,表达了对才智和真诚的重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表面浮华的反思。
《又赠何记室诗》展现了江革对表面功夫的批判和对真实交流的向往。开头的“刻猴虽言巧”指出了表面功夫的虚假,虽然雕刻猴子的技艺高超,但在江革看来,这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智慧。“辩对今知章”则强调了口才和才智的重要性,能够进行真诚交流的人才更值得珍惜。最后两句“且欣共卮酒,勿道滥衣裳”则传达了诗人希望朋友之间能以酒会友,享受当下的愉悦,而不是拘泥于外表的华丽。这种对友谊和真诚的重视,使得全诗显得真挚而清新,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与哲理。
全诗传达了对真实智慧的追求和对表面事物的轻视,强调了友谊中重要的是心灵的契合,而非外在的装饰。
诗中提到“刻猴”象征什么?
A. 技艺高超
B. 真实智慧
C. 友谊
D. 华丽衣裳
诗人希望与友人共饮的原因是什么?
A. 表达内心的愉悦
B. 增强友谊
C. 忘却烦恼
D. 以上皆是
与陶渊明的《饮酒》相比,江革的诗更注重对友谊的真诚表达,而陶渊明则更多地体现了隐逸之乐。两者均表现了对物质浮华的淡泊,但视角和情感基调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