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3:5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3:51:25
锺山好住苦弗住,驮岭难居真欲居。
出地入天须任我,来今去古不关渠。
万由旬上起肤寸,一刹那间弥太虚。
识得鬘华云体段,妙高高处坐如如。
在锺山本可以安居,却苦于不住;驮岭虽难居,却真想居住。
出入天地之间,任由我意;古今往来,与那人无关。
在万由旬的高处,从肤寸之地起;在一刹那间,弥漫整个太虚。
若能识得那鬘华云的体段,便能在妙高之处,安坐如如。
作者介绍: 洪咨夔(1176-1236),字舜俞,号平斋,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邃著称,多涉及人生哲理和佛教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游历或居住于锺山和驮岭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境界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比锺山和驮岭的居住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超脱的渴望。诗中“出地入天须任我,来今去古不关渠”展现了作者对自由的极致追求,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后两句通过佛教术语“万由旬”、“肤寸”、“一刹那”、“鬘华云”等,描绘了一个超越世俗的理想境界,体现了作者对佛教高妙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禅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超脱的追求,以及对佛教高妙境界的向往。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锺山好住苦弗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喜爱锺山 B. 不愿居住锺山 C. 对锺山的矛盾情感 D. 对锺山的无奈
“出地入天须任我”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 A. 对自由的渴望 B. 对权力的追求 C. 对物质的向往 D. 对知识的渴望
“识得鬘华云体段”中的“鬘华云”象征什么? A. 美好的自然景象 B. 佛教的高妙境界 C. 世俗的繁华 D. 人生的苦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