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3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34:59
独吊斜晖不自持,酒边幽愫倩谁知。可堪残月朦胧夜,最是孤窗寂寞时。怜翠蜡,感流澌。春来底事雁归迟。定知蓬岛人无寐,一样凄怀泪暗垂。
我独自吊念夕阳的余晖,心中情愫难以自持,酒边的幽情又有谁知晓?可怜那朦胧的残月照耀着夜晚,最是孤独的窗边,寂寞的时刻。怜惜那翠绿的蜡烛,感慨流逝的时间。春天来了,为什么大雁还迟迟不归?我想那蓬岛上的人一定无法入眠,和我一样心怀怅惘,眼泪无声流下。
作者介绍:王蛰堪,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闻名,作品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体验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当代,正值社会变迁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孤独、思念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感受。
《鹧鸪天》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对夕阳、残月和孤窗的描绘,营造出一种伤感而又孤寂的氛围。诗的开头以“独吊斜晖”开启,便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夕阳的余晖象征着即将逝去的时光,正如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
“酒边幽愫倩谁知”一句,表达了诗人在饮酒时的孤独情感,虽然旁边有酒,但心中却满是隐秘的情愫。这种情感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与无助。
接下来的“可堪残月朦胧夜”,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孤寂,残月的朦胧正好映衬出诗人内心的迷惘与失落。诗人通过对蜡烛的怜惜,隐喻着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流逝,流逝如蜡烛的光辉,渐渐消逝。
最后两句“定知蓬岛人无寐,一样凄怀泪暗垂”,把诗人的思念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对远方人的牵挂与同感,表达了人们在孤独与思念中的共同命运。整体而言,王蛰堪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类在面对时间与孤独时的脆弱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孤独、思念和时间流逝的描绘,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挣扎与无奈,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独吊斜晖”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念
C. 愤怒
诗人用什么意象来表现孤独?
A. 夕阳
B. 残月
C. 大雁
诗中提到的“翠蜡”象征什么?
A. 繁荣
B. 脆弱
C. 富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蛰堪的《鹧鸪天》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孤独与思念,但王的作品更加沉郁,而李的则多了一份婉约与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