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3:17
新月斜光依约见,夜蝉高树有时鸣。
曲眉不想西家样,馁腹还思二子清。
迭代物华何足较,古今荣辱岂须惊。
静来应觉能闲少,人事区区逐日生。
新月的微光依稀可见,夜晚的蝉鸣在高树间时而传来。
曲眉的我并不想念西边的家乡,肚子饿了还思念那两位清白之子。
世事更迭何必斤斤计较,古今的荣辱又何须惊慌。
静下来应当会觉得能有多少闲暇,人间琐事每天都在发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号香山,晚号梅溪,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以五言绝句和律诗见长,作品风格清新、隽永,常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梅尧臣在省试中宿斋时,表现出他在寂静夜晚的思考,结合了个人的生理需求与对世事的感慨,反映了他对名利的淡然态度。
这首诗的意境格外清幽,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传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思考。新月和夜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自然而然地反思人生的得失与价值。曲眉和思念家乡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这种情感在他心中显得愈加浓厚。
“迭代物华何足较,古今荣辱岂须惊”,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化的淡然态度。他认为物质的荣华富贵与个人的名声地位并不值得过于在意,古今的荣辱都是人生的常态。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物质与名利的超脱,倡导一种恬淡宁静的生活态度。
全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表现了梅尧臣超然物外的个性与思维方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思考与反省,表现了诗人对物质荣华的淡泊与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强调了在宁静中寻找内心的平和。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新月”象征什么?
A. 过去
B. 希望
C. 悲伤
D. 忘却
诗人对世事的态度是:
A. 斤斤计较
B. 超然淡泊
C. 追求名利
D. 愤怒不已
“古今荣辱岂须惊” 表达了什么思想?
A. 生活的无奈
B. 对名利的追求
C. 人生的常态与淡然
D. 对过往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王之涣在描写自然景色时,前者更注重内心的思考与情感,后者则更多地展现了壮丽的山河景象。梅尧臣的诗歌通常蕴含哲理,王之涣则更具豪迈与壮丽。两者的风格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文化情境与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