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7:0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7:02:48
光风先放越溪春,萧散寻诗索笑人。
藜杖前头春浩荡,三生应是主林神。
春风首先吹拂越溪,轻松自在地寻诗和笑的人。
手持藜杖走在春天的前面,应该是三生三世的林中神灵。
“光风”与“春”结合,体现了春天的生机;“藜杖”则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诗人或隐士的闲适生活。结合“林神”的意象,可以看作是对自然的敬仰和对生活的感悟。
范成大,字仲淹,号石湖,南宋诗人、书法家,生于江苏。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观察。
本诗创作于梅村散策之时,反映了作者在春日游历过程中的所感所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与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开头的“光风”与“越溪”描绘了春日的气息,生动而细腻。诗人似乎在春风的引导下漫步,感受到自然的呼吸与生命的活力。“萧散寻诗索笑人”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诗中流露出一种洒脱和自信。接下来的“藜杖前头春浩荡”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状态,藜杖不仅是行走的工具,更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从容态度。最后一句“三生应是主林神”则给人以更深的思考,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仿佛在说,在这片春光中,诗人也如同自然的神灵般自在而永恒。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展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传达出对生命的热爱与思考。
选择题:诗中“藜杖”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的最后一句提到了“三生”,这表示____。
判断题: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