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0:02
寿楼春·寻春服感念
作者: 史达祖 〔宋代〕
裁春衫寻芳。记金刀素手,同在晴窗。
几度因风残絮,照花斜阳。谁念我,今无裳?
自少年消磨疏狂。但听雨挑灯,攲床病酒,多梦睡时妆。
飞花去,良宵长。有丝阑旧曲,金谱新腔。
最恨湘云人散,楚兰魂伤。身是客愁为乡。
算玉箫犹逢韦郎。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
寻春时,我裁制春衫,想要寻觅花香。还记得那金刀素手,曾在晴朗的窗前相伴。
几次因风而残留下的絮状物,映照着花朵与斜阳。谁来想到我,如今却失去了衣裳?
自少年时光以来,我消磨了许多的疏狂岁月。只听得雨声下灯,半卧床头,病酒相伴,梦中化妆。
飞花散去,良宵依旧漫长。丝竹音律的旧曲,谱成新的旋律。
最恨那湘云人已经散去,楚兰的魂魄也因此而伤。身为异乡客,愁思萦绕故乡。
算来玉箫仍旧会遇见韦郎,近寒食时节人家,相思依旧萦绕着苹藻的香气。
作者介绍:
史达祖,字子贞,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细腻柔美的词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离愁别恨,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寿楼春·寻春服感念》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当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但诗人内心却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落感,这种情感的对比在词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词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开头的“裁春衫寻芳”直接引入了主题,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向往。金刀素手的意象,暗示着青春的美好与纯真。随着诗情的发展,词人逐渐从春日的美好转向对失去的感叹,“几度因风残絮,照花斜阳”,此句描绘了春天的短暂与脆弱,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美。
词中的对比手法极为明显,少年时的疏狂与如今的病酒、梦妆形成鲜明对照,表现了岁月流逝带来的变化与感慨。而“飞花去,良宵长”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愁苦,虽然夜色仍然美丽,但却难掩内心的孤寂。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春天美好的向往,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的美好回忆与现实的孤独感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逝去青春和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几度因风残絮”中的“残絮”指什么?
词人对“湘云”的情感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