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5:5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5:54:12
原文展示:
哭徐玑五首 其二 赵师秀 〔宋代〕
昔吾与君游,嫌疏不嫌数。 自为贫窭驱,十载九离索。 前年会京都,勖我返林薄。 吾贫未得归,君死不可作。
白话文翻译:
过去我和你一起游玩,不嫌次数少,只怕关系疏远。 自从因为贫穷而奔波,十年中有九年都是离散孤独的。 前年在京都相遇,你鼓励我回到山林隐居。 我因为贫穷还未能归隐,而你却已经离世,无法再相见了。
注释:
嫌疏不嫌数:嫌关系疏远,不嫌见面的次数少。 贫窭:贫穷。 离索:离散,孤独。 勖:鼓励。 林薄:指山林隐居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师秀,字子野,南宋诗人,与徐玑等人并称“永嘉四灵”。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师秀在得知好友徐玑去世后所作的悼念诗。诗中回忆了与徐玑的友情和过往的共同经历,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未能实现隐居愿望的遗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徐玑的友情,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诗中“昔吾与君游,嫌疏不嫌数”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即使见面次数不多,但只要关系亲密,便不觉得疏远。“自为贫窭驱,十载九离索”则反映了诗人因贫穷而四处奔波,与友人长期分离的无奈。最后两句“吾贫未得归,君死不可作”,既表达了对未能实现隐居愿望的遗憾,也抒发了对逝去友人的哀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友情的回忆,传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怀念逝去的好友和对未能实现隐居愿望的遗憾。通过回忆与徐玑的友情,诗人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抒发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嫌疏不嫌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什么态度? A. 疏远 B. 珍视 C. 无所谓 答案:B
“自为贫窭驱,十载九离索”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A. 富裕安逸 B. 四处奔波 C. 隐居山林 答案:B
“前年会京都,勖我返林薄”中,徐玑鼓励诗人做什么? A. 留在京都 B. 回到山林隐居 C. 四处游历 答案:B
“吾贫未得归,君死不可作”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遗憾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