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哭徐玑五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6 05:54:12

诗句

昔吾与君游,嫌疏不嫌数。

自为贫窭驱,十载九离索。

前年会京都,勖我返林薄。

吾贫未得归,君死不可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5:54:12

原文展示:

哭徐玑五首 其二 赵师秀 〔宋代〕

昔吾与君游,嫌疏不嫌数。 自为贫窭驱,十载九离索。 前年会京都,勖我返林薄。 吾贫未得归,君死不可作。

白话文翻译:

过去我和你一起游玩,不嫌次数少,只怕关系疏远。 自从因为贫穷而奔波,十年中有九年都是离散孤独的。 前年在京都相遇,你鼓励我回到山林隐居。 我因为贫穷还未能归隐,而你却已经离世,无法再相见了。

注释:

嫌疏不嫌数:嫌关系疏远,不嫌见面的次数少。 贫窭:贫穷。 离索:离散,孤独。 勖:鼓励。 林薄:指山林隐居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师秀,字子野,南宋诗人,与徐玑等人并称“永嘉四灵”。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师秀在得知好友徐玑去世后所作的悼念诗。诗中回忆了与徐玑的友情和过往的共同经历,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未能实现隐居愿望的遗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徐玑的友情,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诗中“昔吾与君游,嫌疏不嫌数”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即使见面次数不多,但只要关系亲密,便不觉得疏远。“自为贫窭驱,十载九离索”则反映了诗人因贫穷而四处奔波,与友人长期分离的无奈。最后两句“吾贫未得归,君死不可作”,既表达了对未能实现隐居愿望的遗憾,也抒发了对逝去友人的哀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友情的回忆,传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吾与君游,嫌疏不嫌数:回忆过去与徐玑的友情,强调关系的亲密,不嫌见面次数少。
  2. 自为贫窭驱,十载九离索:因贫穷而四处奔波,与友人长期分离,表达了无奈和孤独。
  3. 前年会京都,勖我返林薄:前年在京都相遇,徐玑鼓励诗人回到山林隐居,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4. 吾贫未得归,君死不可作:诗人因贫穷未能归隐,而徐玑已经离世,无法再相见,表达了遗憾和哀痛。

修辞手法:

  • 对仗:“嫌疏不嫌数”中的“嫌疏”与“不嫌数”形成对仗,强调了关系的亲密。
  • 比喻:“十载九离索”中的“离索”比喻长期分离的孤独状态。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怀念逝去的好友和对未能实现隐居愿望的遗憾。通过回忆与徐玑的友情,诗人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抒发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贫窭:象征贫穷和生活的艰辛。
  • 离索:象征长期分离的孤独状态。
  • 林薄:象征隐逸生活的理想之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嫌疏不嫌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什么态度? A. 疏远 B. 珍视 C. 无所谓 答案:B

  2. “自为贫窭驱,十载九离索”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A. 富裕安逸 B. 四处奔波 C. 隐居山林 答案:B

  3. “前年会京都,勖我返林薄”中,徐玑鼓励诗人做什么? A. 留在京都 B. 回到山林隐居 C. 四处游历 答案:B

  4. “吾贫未得归,君死不可作”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遗憾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徐玑的其他诗作,如《夏日绝句》等,可以了解徐玑的诗风和创作特点。
  • 赵师秀的其他诗作,如《秋夜寄邱员外》等,可以进一步了解赵师秀的诗风和创作主题。

诗词对比:

  • 徐玑的《夏日绝句》与赵师秀的《哭徐玑五首 其二》对比,可以了解两位诗人在表达友情和隐逸生活向往方面的异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师秀和徐玑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两位诗人的创作。
  • 《永嘉四灵诗集》:收录了“永嘉四灵”的诗作,可以了解这一诗派的创作特点和风格。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琵琶亭 泛清波摘遍 海上岁暮,次勌鹤均 行野 太真明皇并笛图 簇水 听蝉 食橄榄记客语 冠帻峰 后坊牧归 墨歌寄林明叔 高宗郊祀前庙朝享太庙三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俪青妃白 妊娠 驽马铅刀 罦罳 湓口 鼓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断线珍珠 倒装句 斗字旁的字 羞愧满面 口字旁的字 按开头的成语 悬谈 包含捏的词语有哪些 石字旁的字 发奸擿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