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2:36
送梵才上人归天台
作者: 吴育 〔宋代〕
几年瓶钵帝城栖,看尽尘劳息尽机。
诗妙偶因馀力到,名高却与本心违。
云深路入千山去,岁晚身携一锡归。
林下应逢旧猿鹤,得无惊见紫檀衣。
这几年我在帝城中与瓶钵相伴,看尽世间的繁忙与疲惫。
写诗的妙处偶然因我的余力而生,但我的名声却与内心的真实相违。
在云深的路上,我向千山迈去,年末时带着一根锡杖返回。
在林下或许会遇见老猿和白鹤,愿他们不会被我紫檀色的僧袍吓到。
吴育,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禅宗思想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
此诗创作于吴育送别一位名为“梵才”的僧人归天台山之际,表达了对他修行生活的赞美与对尘世繁忙的反思。
这首诗以送别的情景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梵才上人的敬仰及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开篇“几年瓶钵帝城栖”,点明了诗人身处繁华之地,经历世俗的纷扰,内心却渴望宁静的修道生活。接着“诗妙偶因馀力到”,表明诗人写作的灵感并非强求,而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反映了他对艺术的淡然态度。
在“云深路入千山去”一句,描绘了梵才上人归去的壮阔场景,仿佛他正在踏上通往宁静之地的旅程。这种对自然的描绘,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欣赏,更是对内心追求的表达。最后的“林下应逢旧猿鹤,得无惊见紫檀衣”,则让人感受到一丝幽默与温馨,暗示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世俗与修行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淡薄和对内心真实的追求,折射出一种高洁的精神境界。
诗歌表达了对繁华尘世的厌倦与对修行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反映了禅宗哲学对个人内心的重视。
诗中“瓶钵”指的是什么?
A. 酒杯
B. 僧人的生活用具
C. 书籍
“岁晚身携一锡归”中“锡”代表什么?
A. 一种金属
B. 僧人的法器
C. 食物
诗中提到的“林下应逢旧猿鹤”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惊恐
B. 怀旧与宁静
C. 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