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1:09
依韵和胡使君书事
——范仲淹
都督再临横海镇,
集仙遥辍内朝班。
清风又振东南美,
好梦多亲咫尺颜。
坐啸楼台凌皓月,
行春鼓吹入青山。
太平天子尊耆旧,
八十五祥未赐闲。
这首诗的意思是:都督再次来到横海镇,像是集仙一样,在内朝的班子中暂时停留。清风再次带来了东南的美好,梦中相聚的亲人好似就在身边。我坐在高楼台上,仰望明亮的月光,春天的鼓声在青山间回荡。太平的天子尊敬年长的官员,而八十五岁的祥和并没有得到休闲的恩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太平天子”常用于形容治国有道的明君,表达对国家安定繁荣的向往。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孟子,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以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著称。代表作有《岳阳楼记》《苏幕遮》等,诗词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关注社会民生。
这首诗创作于范仲淹担任地方官时,表达了他对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的向往,以及对旧时贤臣的怀念和尊重。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反映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依韵和胡使君书事》是一首充满历史厚重感和个人情怀的诗作。全诗以“都督再临横海镇”开篇,直接引入了诗人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现状的关注。诗中提到的“清风又振东南美”,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象征着国家的富强和繁荣,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坐啸楼台凌皓月”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在春天的鼓声中,他感受到生机勃勃的气息,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最后一句“八十五祥未赐闲”则体现了对年长者的尊敬,同时也隐含了对不公的思考。
整首诗在情感上较为复杂,既有对现实的忧虑,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充分展现了范仲淹的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
整首诗反映了范仲淹对国家与人民安康的关怀,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贤良之士的尊重,情感基调温暖而坚定,充满了希望。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的自然背景,也承载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想。
诗中“都督”指的是哪种官职?
“清风又振东南美”中的“清风”象征什么?
诗人对年长者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