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耳鼻六言二首》

时间: 2025-04-27 15:24:33

诗句

万法与身俱幻,百骸惟耳尚聪。

文公为补琴操,回仙邀听松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4:33

原文展示:

万法与身俱幻,百骸惟耳尚聪。文公为补琴操,回仙邀听松风。

白话文翻译:

万法皆与身体相伴而虚幻,只有耳朵依然聪明灵敏。文公为了调和琴声,特意邀请仙人来聆听松风的声音。

注释:

  • 万法:指世间万物、各种法则。
  • 与身俱幻:与身体一起都是虚幻的。
  • 百骸:指身体的各个部分。
  • 耳尚聪:耳朵仍然聪明、灵敏。
  • 文公:指春秋时期的文公,通常指晋国的晋景公。
  • 琴操:指琴声的演奏技艺。
  • 回仙:邀请仙人。
  • 松风:松树间的风声,常象征清幽、高雅。

典故解析:

  • 文公:春秋时期的晋国国君,以文治而著称,常被后世文人所提及。
  • 松风:古代文人常以松树和风声象征清高与幽静,代表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仲明,号清隐,宋代诗人,生于1123年,卒于1184年。他以词、诗、文著称,尤其在诗歌方面,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气,也有细腻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文人对自然与心灵境界的探索,表达了对耳朵灵敏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声音的向往,反映出当时文人对道教思想的追求和对音乐、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万法与身俱幻”开篇,提出了一个哲学命题,强调了身体与外界事物的虚幻性,暗示人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需保持内心的清醒与敏感。接着“百骸惟耳尚聪”,则是对比,强调在众多身体部位中,耳朵依旧保持灵动,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觉醒与对真理的追求。

下半部分“文公为补琴操,回仙邀听松风”则描绘了一个优雅的场景,文公调和琴声,邀请仙人来聆听松风,意象美好,充满了对和谐美的向往。这种场景不仅传达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更反映了文人对于高雅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却意蕴深远,既有哲理深邃的一面,也有自然清新的气息,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内心的追求与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法与身俱幻:世间一切法则与身体一起都是幻影,暗示世事无常。
  2. 百骸惟耳尚聪:在身体的众多部分中,耳朵依然聪明,表明感知能力的珍贵。
  3. 文公为补琴操:文公为了修饰琴声,体现了对艺术的追求和严谨态度。
  4. 回仙邀听松风:邀请仙人来听松树间的风声,体现出对自然音乐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比:身体的虚幻与耳朵的聪敏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耳朵的重要性。
  • 象征:耳朵象征着感知与智慧,松风象征自然的和谐美。
  • 借代:用“文公”代指文人雅士,强调文化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灵敏感知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文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和对艺术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感知与智慧。
  • 松风:象征自然的和谐与宁静,代表高洁的精神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万法与身俱幻”,这句话的意思是? A. 一切法则都是真实的
    B. 一切法则都是虚幻的
    C. 身体是虚幻的
    D. 身体是实在的

  2. 文公在诗中是为了什么而“补琴操”? A. 为了吸引仙人
    B. 为了调和琴声
    C. 为了展示才华
    D. 为了进入梦境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心境的思索。
  • 《山中问答》(王维):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李白):两者都在表达与自然的对话,前者更侧重于音乐的和谐,后者则是借酒抒怀,二者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庭芳·百雉城边 柳梢青(海棠) 贺新郎(赠林紫元) 贺新郎(咏雪二首) 贺新郎(别鹤林) 满江红(别鹤林) 新荷 独坐 春日杂书十首 其一 春词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非字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埋没人才 不拘细节 谶记 强实 应届 见处 小字头的字 臭开头的成语 单耳刀的字 进退中度 采字头的字 方屏 众毁所归 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心和气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