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6:21
燕归避冷,鸠唤误晴,閒庭静锁春碧。
绣砌篆蜗皴角,双鸳印红湿。
沈熏重,薇露滴。暗晕损万钱生壁。
费人省,昨夜西窗,谁话岑寂。
沈醉问东风,病里愁中,花事几狼藉。
怅望暮天云合,鹃啼葬倾国。
轻雷送,非雾隔。渐向晚倚楼哀笛。
梦华恨,柳暝河桥,曾纵金勒。
燕子归来避开寒冷,鸠鸟却在误叫晴天,闲庭深锁着春天的碧绿。
绣砌上篆刻的蜗牛像,双鸳鸯的足印在红色的湿地上。
香沉气重,薇草上的露珠滴落。墙壁暗淡损失了万金的生意。
费心思,昨夜在西窗,谁在谈论那寂静。
醉倒后询问东风,病中愁绪,花事几多狼藉。
怅望着黄昏的云朵汇聚,杜鹃的啼鸣似乎在葬送国家的倾覆。
轻雷送来,不是雾霭隔着。渐渐向晚,倚楼听那哀笛的声音。
梦中对华丽的恨,柳垂暗淡的河桥,曾经纵马金勒。
周岸登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明末清初,因其在诗词上的成就而受到后人的推崇。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应天长》是周岸登在特定的环境下创作的一首词,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春日时光的怀念。这首词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应天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与内心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在自然与人生变幻中的思索与感怀。开头的“燕归避冷”,用燕子归来的意象引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随之而来的“鸠唤误晴”却暗示了春天的短暂与不确定性。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感受到了一种无法言说的孤独。
“沈醉问东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春风的渴望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病里愁中”又让人意识到他在现实中无法逃避的苦闷。最后几句中,诗人以杜鹃的啼鸣和轻雷的音响,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悲凉氛围,暗示着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整首词的结构紧凑,情感层次分明,既有对春日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整首诗在描绘春日景色的同时,深刻反映了个人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动荡的忧虑,情感真挚而深邃。
诗中提到的“鸠”象征什么?
A. 喜悦
B. 哀伤
C. 幸福
D. 怒火
诗中“费人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兴奋
B. 无奈与沉思
C. 愉快
D. 忍耐
“梦华恨,柳暝河桥”中“梦华”指的是什么?
A. 现实的美好
B. 梦中对于繁华的回忆
C. 自然的美丽
D. 生活的烦恼
周岸登的《应天长》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与人生的思考,但周岸登更多地融入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而李清照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