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3:10
作者: 周之琦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莺花近甸,鸿雪去程,依稀梦境堪觅。
记否那回携手,汀波恋馀碧。
垂虹影,还自直,有几许倩魂消得。
画眉冷,走马人来,鸥鹭曾识。
回念别离时,陌上香泥,罗带为谁拭。
怕说绣鞯行处,鞭丝堕秋色。
前踪认,如过翼。
尽唤起暮愁千尺。
断桥外,细雨恹恹,重问村驿。
在近郊的莺花间,鸿雁飞去的雪白身影,依稀的梦境还在追寻。
你可记得那次携手而行,水边的波澜恋着剩余的碧绿。
那垂下的彩虹影子,仍然是那么笔直,不知有多少美丽的灵魂因此消逝。
画眉鸟在寒风中鸣叫,骑马的人缓缓而来,曾经与鸥鹭相识。
回想离别时,路旁的香泥,罗带又为谁而擦拭。
不敢言说绣鞯行走的地方,鞭子的丝线落在了秋色中。
前面的踪迹认得,如同过翅而过。
尽是唤起了千尺的暮愁。
在断桥之外,细雨绵绵,再次询问村落的驿站。
作者介绍: 周之琦,清代诗人,其诗风细腻、情感真挚,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之际,诗人通过抒发个人情感,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应天长》是一首充满了细腻情感与自然意象的词作,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离别的惆怅。诗的开头以“莺花近甸”引入,生动描绘出春天的气息,接着用“鸿雪去程”营造出一种远行的意境,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
诗中多次提及水波、彩虹等自然意象,直指人心中那份美好而难以忘怀的过往。尤其是“罗带为谁拭”的疑问,暗示着对爱人或友人的无限思念。
诗的最后,通过“断桥外,细雨恹恹”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整体而言,诗歌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展现了清代诗人独特的情感表达与艺术魅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鸿雪”指的是什么?
“罗带为谁拭”中的“罗带”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