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柳十首 其二》

时间: 2025-07-12 08:47:12

诗句

受尽风霜得到春,一条条是逐年新。

寻常送别无馀事,争忍攀将过与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8:47:12

原文展示: 柳十首 其二 李山甫 〔唐代〕 受尽风霜得到春,一条条是逐年新。 寻常送别无馀事,争忍攀将过与人。

白话文翻译: 经历了无数风霜终于迎来了春天,一条条柳枝都是逐年新生。 在平常的送别场合中,没有什么多余的事情,怎忍心攀折柳枝送给离别的人。

注释:

  1. 受尽风霜:形容柳树经历了严酷的冬季。
  2. 逐年新:每年都有新的生长。
  3. 寻常送别:平常的离别场合。
  4. 争忍:怎忍心。
  5. 攀将过与人:攀折柳枝送给别人,古时习俗,折柳送别表示依依不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山甫,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柳树在经历寒冬后迎来春天的景象,并通过柳枝的逐年新生,隐喻生命的循环和希望的重生。同时,诗中提及的送别场景,反映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柳树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循环和希望重生的深刻感悟。首句“受尽风霜得到春”,描绘了柳树坚韧不拔的生命力,经历了严酷的冬季后,终于迎来了春天的复苏。次句“一条条是逐年新”,进一步以柳枝的新生,象征着岁月的更迭和生命的延续。后两句通过送别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折柳送别的习俗在这里被赋予了更深的情感内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柳树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友情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1. 首句“受尽风霜得到春”:通过“受尽风霜”这一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柳树在严冬中的坚韧,而“得到春”则预示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的到来。
  2. 次句“一条条是逐年新”:以“逐年新”来形容柳枝的生长,强调了生命的循环和岁月的更迭。
  3. 后两句“寻常送别无馀事,争忍攀将过与人”: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折柳送别的习俗在这里被赋予了更深的情感内涵,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修辞手法:

  1. 拟人:将柳树拟人化,如“受尽风霜”、“争忍攀将过与人”,赋予了柳树人的情感和行为。
  2. 象征:柳枝的新生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希望的重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柳树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循环、希望重生以及友情的深刻理解。诗中柳树的形象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隐喻。

意象分析:

  1. 风霜:象征着严酷的环境和挑战。
  2. 春:象征着希望和新生。
  3. 柳枝: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友情的传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受尽风霜得到春”中的“风霜”象征着什么? A. 严酷的环境和挑战 B. 春天的到来 C. 柳树的生长 答案:A

  2. 诗中“一条条是逐年新”中的“逐年新”指的是什么? A. 柳树每年都生长 B. 柳树每年都死亡 C. 柳树每年都开花 答案:A

  3. 诗中“争忍攀将过与人”中的“攀将过与人”指的是什么? A. 攀折柳枝送给别人 B. 攀登山峰 C. 攀谈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2.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诗词对比:

  1. 李山甫《柳十首 其二》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但李山甫的诗更侧重于生命的循环和希望的重生,而王之涣的诗则更侧重于人生的哲理和自然的壮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全唐诗》:收录了李山甫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2.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代表诗人,有助于理解李山甫的诗歌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马侯游何山 出典宣城三首 晴晴 和钟大监泛舟同游见示 论古 其三 秦淮绝句 皇明一统篇 读召公世家 富翁吟 闻捷报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白眼相看 厂字头的字 片字旁的字 包含炫的词语有哪些 兴旺发达 谋而后动 二马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允正 三相张家 寸字旁的字 包含散的成语 靑字旁的字 旅社 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虎字头的字 纠缠不清 柳暗花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