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5:3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5:37:53
原文展示:
汉宫春(壬子莆中鹿鸣宴) 赵师侠 〔宋代〕
丹诏天飞,见皇家愿治,侧席英才,鸿儒抱负素蕴。壮志兴怀。文场战胜,便从此脱迹蒿莱。人共羡,麒鸣劝驾,还因计吏偕来。先春占早争开。是人间第一,唯有江梅。莆中旧传盛事,六亚三魁。桃花浪暖。更平地听一声雷。蓝绶袅,芦鞭骏马,长安走遍天街。
白话文翻译:
皇帝的诏书从天而降,显示了皇家的愿望是治理好国家,特别重视英才。博学的鸿儒们怀揣着深厚的抱负和志向。他们在文场上取得胜利,从此摆脱了平凡的生活。人们都羡慕他们,麒麟的鸣叫象征着他们的劝勉和鼓励,他们还与计吏一同前来。春天还未到,他们就已经争先恐后地开放了。在人间,只有江梅能与之媲美。莆中地区历来有盛事,六次亚军的他们三次夺得冠军。桃花盛开的季节,温暖的春风吹拂。平地上突然响起一声雷鸣。他们身披蓝色的绶带,手持芦鞭,骑着骏马,在长安的街道上驰骋。
注释:
诗词背景:
赵师侠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这首诗描绘了宋代科举考试的盛况,以及文人通过考试后的荣耀和兴奋。诗中提到的“鹿鸣宴”是科举考试后的一种庆祝活动,象征着文人的成功和荣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科举考试的盛况和文人的荣耀,展现了宋代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丹诏天飞”、“鸿儒抱负素蕴”等,生动地描绘了文人的抱负和志向。同时,诗中的“麒鸣劝驾”、“蓝绶袅”等意象,也象征着文人的成功和荣耀。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优美,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展现宋代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重视,以及文人通过科举考试后的荣耀和兴奋。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文人的抱负和志向,以及他们的成功和荣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丹诏天飞”比喻什么? A. 皇帝的诏书 B. 文人的抱负 C. 科举考试的胜利 D. 文人的荣耀
诗中的“鸿儒抱负素蕴”描绘了什么? A. 文人的深厚抱负和志向 B. 文人的平凡生活 C. 文人的劝勉和鼓励 D. 文人的荣耀和地位
诗中的“麒鸣劝驾”象征什么? A. 文人的劝勉和鼓励 B. 文人的深厚抱负和志向 C. 文人的平凡生活 D. 文人的荣耀和地位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