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1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10:04
临江仙(送使君刘显谟归三衢)
作者:姚述尧 〔宋代〕
忆昨曾将明使指,
轺车踏遍东城。
重来游戏拥双旌。
江山皆故部,
英俊尽门生。
时坐客预门生者六杖策翩然归去也,
送行满坐簪缨。
尊前雨泪不胜情。
曲终人散后,
江上数峰青。
回想昨天,曾指引明使,
轺车遍游东城的风光。
再次相聚,欢笑中挥动双旌。
江山都是旧部的故乡,
英俊的门生满堂都是。
当时坐在一起的门生,
六杖轻策,翩然归去,
送行的场面满是簪缨之客。
酒席前,泪水浸润心情难以自已。
曲终人散后,
只留江上青山相伴。
本诗中提到的“江山皆故部”暗示着诗人对于故乡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曾经辉煌的怀念。历史上,三衢是一个重要的交通要道,诗人可能是寄托对友人的期望与祝福。
作者介绍:姚述尧,字子文,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闻名。他的诗多描绘山水和人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送别刘显谟出使三衢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社会背景上,宋代正值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诗人通过此诗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
《临江仙(送使君刘显谟归三衢)》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诗的开头回忆起与明使的相聚,带我们进入一个充满温馨与欢笑的场景。通过“轺车踏遍东城”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的繁华与热闹,令人感到亲切又温暖。
中间部分,诗人以“江山皆故部”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形成一种深情的共鸣。最后,随着送别的场景,诗人用“尊前雨泪不胜情”描绘了离别时的悲伤,令人感同身受。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离别的感伤,充分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友情与离别的主题展开,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感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人际关系的珍贵。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引发读者对人际情感的深思。
诗词测试:
“轺车”在诗中指的是:
a) 一种马车
b) 一种船
c) 一种马具
诗中提到的“明使”是指:
a) 使者
b) 学者
c) 诗人
“尊前雨泪不胜情”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离愁
c) 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表现出对友人前途的祝福与期许。与姚述尧的作品相比,王勃更注重于对未来的展望,而姚述尧则更侧重于对当下情感的表达。